| ||
|
近日,一组名为“全球郁闷青年写真”的照片在网上热传。组照由英国一家媒体派摄影师拍摄,聚焦一群不同国家的年轻人,他们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却拿着微薄的收入,从事看起来不是很有“面子”的服务行业工作。
有报道称,这组照片瞬间“治愈”了不少因为工作感到郁闷的年轻人,包括大学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的“蚁族”。有网友戏言“看到这组照片,突然发现自己并不孤单”;腾讯网友“爱拼才会赢”表示应“理智面对现实,笑着漫步人生。”也有网友不以为然,“影子伯爵”质疑:“你们怎么不说美国清洁工的工资和白领差不多?请不要偷换概念。”网友“Endで倒计时”干脆反问:“谁规定大学生就要当白领?”
北京某高校大二学生葛周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看到这么一大群人和自己处境相同时,颇有同病相怜之感。“说瞬间‘治愈’或许有点夸张,励志的作用是有一点。”刚毕业于南京大学的管育林坦言,年轻人投身于社会后总有一个奋斗的过程,包括从最普通的工作做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三学生朱浩楠认为,“‘比惨’让人得到一种心理安慰,可如果就此安于现状,就不应该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二学生何苗认为,缓解工作郁闷的真正方法是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采访中,朱浩楠等同学分析说,国外教育更注重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发展,而我们更注重“出人头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马宝妹也认为:“中国‘蚁族’的生存环境更艰难一些,工作中产生的郁闷也会更多,即使看组图减少了郁闷,这样的轻松感也会很快被现实冲淡。”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不久前,一篇“北大硕士月入8000 父母嫌其丢脸”的报道也引发关注。这一个例或许有些极端,可“面子”观念确实会让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产生就业困扰。有业内人士指出,最能让“草根”青年解除烦闷的,是社会就业观念真正得以改变。“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带来就业的大众化、多元化,可不少人仍认为‘大学生就是要当白领’,给灵活就业造成无形压力。”
教育问题研究专家、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一个健康的社会,成才的价值观应该是多元的,只以金钱多少、官位高低论成功的成才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念需要扭转,否则中国很多学生都将找不到出路。
“比如工业化学博士当清洁工,这样的就业现象虽然看起来是一种浪费,可从丰富社会阅历、磨砺人生意志的角度来看,未必是一件坏事。何况,有时只是等待机会的一种过渡而已。”有关专家表示,什么时候“职业只有分工不同而无高低贵贱之分”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那些被“工作不是很有面子”困扰的年轻人才能真正“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