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传来喜讯,我校参赛作品《PM2.5公众认知及其对政府政策制定的价值研究》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创造我校“挑战杯”历史新记录。这份佳绩的取得,离不开参赛团队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学院领导、老师们的重视、支持。
聂佳彤直率、刘奇踏实、王阳严谨、倪佳客观、袁超细心,从2012年3月到2013年10月,公管院这五位同学的大学生活因为“挑战杯”雕刻出华丽别致的纹理。2012年3月,在老师的指导下,五个人着手对“PM2.5公众认知对政府政策制定的价值研究”进行调研。之所以选这个题目,一是因为PM2.5进入公众视野不久,且影响较大;二是因为这个研究题目与学校特色、学院专业密切相关。但困难也随之而来, PM2.5进入公众视野的时间不长,没有可参考的模本和可借鉴的经验,团队研究一开始就举步维艰。五位同学从什么是PM2.5”开始查阅资料,课堂上没讲的就去图书馆,书上没讲的就去请教老师,国内没有的就翻译国外文献。
“我们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刘奇说到。除了周显信、郭翔、刘伟等三位指导老师始终跟踪指导和把控过程,还有公共管理学院的苏向荣教授为他们讲解政府政策制定、协商民主,大气物理学院的朱彬教授为他们介绍PM2.5的特征和防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马嫣教授为他们提供PM2.5的实物样本,还有学院不同学科的老师指导了问卷的设计和审核。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一起帮忙发放问卷,传媒与艺术学院的同学设计了专门的海报和宣传视频……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份作品冲出校赛进入了省赛,这份成绩的取得对于大家来说无疑是个鼓舞。但接下来的路依旧不轻松,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团队第一指导老师周显信教授坦言,团队当时在选题上遇到了坎,PM2.5包含的范围太广,进一步研究不知如何着手。为此,学院老师帮队员们联系到日本大阪大学两位研究这方面问题的留学生,邀请他们为同学们传授经验,又联系了获得过挑战杯国家二等奖的南京大学的同学,以便队员们更多地了解参赛注意事项。后来,当队员们拿着手中修改了无数遍的作品,信心十足地向挑战杯资深指导教师东南大学胡汉辉教授请教时,还是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胡汉辉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内容欠深刻,结论少力度,“一看就知道是新手做的”。
此时距离省赛仅有一个月的时间,面对低沉的士气,作为队长的聂佳彤虽然自己也快处于崩溃的边缘,但想到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以及背后默默支持的各位老师,她毅然带领队友推倒文章架构,重新来过。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在老师们的关心和指导下,“PM2.5公众认知对政府政策制定的价值研究”不断地完善,最终的调查报告获得了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江苏省环保厅、江苏省疾控中心等相关部门鉴定。一次偶然的机会,还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直在不懈推进PM2.5防控的钟南山先生的指导和倾情推荐。
2013年5月26日,常州大学省赛现场,当从主持人口中听到“PM2.5公众认知对政府政策制定的价值研究”入选国赛时,大家欢呼相拥,激动不已。校赛和省赛的胜利使得大家的成果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也使得队员们的心理更加成熟,大家相互鼓励,全力备战国赛。一直到国赛封闭评审的当天凌晨2点,大家都在为现场向评委介绍项目的几百个字解说词字斟句酌。
十月的苏州风景如画,同学们却没有空闲时间去欣赏美景。10月17日下午,国赛闭幕式前夕,我校领导来看望队员们了,并告诉大家一个最新的好消息:“恭喜,你们获得了一等奖!”瞬间的喜悦如潮水般奔涌而过,队员们更多的却是尘埃落定的坦然。参加“挑战杯”就像一场持久战,一场和自己的战斗。当胜利的歌声响起时,每位同学都有了自己的成长与改变,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开放的思路,也帮助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5位队员目前已有3位取得了保研资格。
“今年‘挑战杯’获得一等奖是我校从2004年参赛至今的最好成绩,从‘省三’到‘国一’这是全校的突破,是学校与参赛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意义非凡”,校团委副书记戴石道。他还告诉记者,这次佳绩的取得标志着我校“挑战杯”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校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加大“挑战杯”备选项目的选拔、培育与指导力度,更加注重常态化、可持续发展,争取在未来“挑战杯”赛事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日前,2014年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2015年的“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正在校内火热进行中。一些申报同学说,学长学姐的成功、学校学院的重视,给了他们很大动力,让他们更有信心地迈上“挑战杯”这个锻炼自己、筑梦未来的舞台。“挑战”的号角已在校园响起,相信更多的同学会如鹰击长空般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