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天际时评

以生为本最“走心”

2017-08-08来源:党委宣传部作者:龙望山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阙华燕 责编:阙华燕访问量:18628

       今年暑假期间,南信大热火朝天,学位点申报、招生录取、设施维修改造等工作紧锣密鼓,考研教室安装空调、校园实施人车分流、大学生活动中心出新、校园安保升级……一系列“以生为本”的走心举措让学子们大呼“有爱”。

    “以生为本”,顾名思义,教育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而更深一层的含义,应是创造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是学校适应学生,而非学生适应学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需要共情才能相通,近人才能走心,走心才能有效。

      走心教育要有“想人所想”的责任意识。在现代教学方法中,合作、对话、学习共同体代表着教育的总趋势。不久前,我校大一学生给校长写信提建议,校长的速度回信消了顾虑,暖了人心。高校面对已经成人的教育对象,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学什么,又如何主动地学”,这是大学人才培养的责任所在。而教师需要带着情感、带着思想、带着精神做教育,如我校数字媒体专业的用户体验与心理课程“期末试卷画表情包”,学生高呼“这样的试卷来一打”;如课本里贴满了学生提问和疑惑标记的李振炫老师,总在琢磨“每一堂课如何讲才更接地气”。想学生所想,是爱校情怀的源头,也是有效教育的起点。

      走心教育要有“急人所急”的大爱意识。文化的最大效益是对人心的滋养。所以当学校第一时间为即将就读我校的“被收养女孩喻小燕”免去四年学费时,学子们发出“校有大爱,人必恒爱之”的感慨。当大爱精神的学习在大学组织中生发,学生们便会自发地对大爱理念产生认同,从而影响大学生的群体意识和行为。对贫困生、患病学生的救助,对边远山区的支教,对流浪人群的调研,对红十字救助的传播……种种大爱行动影响了我校一届又一届学子,形成了精神的传承。

      走心教育还要有“美人所美”的和谐意识。人皆爱美,大学亦然。如果说硬件设施先进、大师人才济济、学科发展迅猛等等是大学的“高颜值”,那么活跃的文化氛围、勃发的创新创业、整洁的校园环境、暖心的服务体验才是更显育人功力的“气质美”。肃静而不失典雅的校园可以带给人无限的愉悦和恬美;百花齐放的“第二课堂”有助于学生在迷茫中找寻自身的定位;学校的主建筑、各种场所设施,在自然美与传统美的结合中也能体现丰富的教育性。文化的和谐、人际的和谐,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同心协力、共创发展。

      教育是人学,育人即育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做有风骨、有原则、有见识、有情怀的人”,不仅要创造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更要化教育于日常,化共荣于内心,如此我们在“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进程中才会迸发更大更强的力量!(执笔人:阙华燕)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