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开放共建与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同频共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力推动局校合作

2018-11-29来源:中国气象报作者:于杰 贾冰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 责编:于杰访问量:536

11月13日下午,随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南信大)校长李北群和河南省气象局局长王鹏祥在合作协议上签字,南信大“合纵连横”工程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自11月初《中国气象局关于深化局校合作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南信大接连与福建、河南、吉林、河北四省气象局签署了合作协议,全面深化局校合作。

南信大的“合纵连横”工程于2017年启动,每位校领导都领到了与气象部门“结对子”的任务。校领导带头“包干”,目前共与11家省级气象局签订了合作协议。

进入与气象部门合作共建的第十一个年头,局校合作早已植入南信大发展的血脉中。从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联合科研攻关,到成果转化、资源共享;从气象师资队伍建设、招生机制创新,到一流大气学科建设、国际交流……在南信大,局校合作正向着“开放、互补、互利”的方向奔涌前进。

专家请进来,学生走出去:局校携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深耕气象的南信大有着“气象人才摇篮”的美誉。

把根扎进行业,始终瞄准气象部门的人才需求是南信大孜孜不倦的追求——人才培养方案和气象部门共同制定、专业招生前先对各省(区、市)需求进行摸底;设立以培养气象拔尖人才为目标的“长望班”;推动气象硕士专业学位设置;聘请气象部门百名专家、讲授百门课程、建设百门课程……这些做法让局校合作工作更显务实高效。

今年3月,南信大2015级大气探测专业本科生的“天气预报综合实习”课程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师——四川省气象局国家首席预报员肖递祥登上了南信大的讲台。学生直面首席预报员带来的一线业务知识,更加深了对气象行业的认知。目前,已经有4位首席专家走进了南信大的课堂。

专家走进课堂授课,学生也要到鲜活的一线“课堂”接受历练。为此,南信大创造性地提出“生源地实习”的做法。自今年2月起,生源地实习已经在5省气象局展开试点,85名气象类本科生被分配至53个气象台站,由台站业务骨干手把手指导。从岗位职责,到业务系统使用,再到县级台站进行测报跟班,每位学生都经历了从基层到省台的所有气象业务流程。

此外,在人才长线培养上,南信大和气象部门共同致力于机制建立。目前,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以及四川省气象台的高级研究员正在申报南信大研究生导师。

资源巧共享,成果多转化:优势互补催生气象科研聚变

在中央气象台有一位叫王丽娟的副首席预报员,她其实是来自南信大的挂职教师。短短6个月时间,王丽娟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快速上手,完成了从一名大气科学类实践教学教师到国家级预报员的角色转变。

高校老师锤炼业务技能,业务骨干则提升理论水平。今年10月,北京、四川、重庆等地的5位省级气象台业务骨干来到南信大访学,南信大则派出博导阵容指导业务骨干研究课题。带着业务难题“回炉重造”,高校的科研资源为业务骨干能力的再提升提供了沃土。

局校之间这般务实合作的案例比比皆是。

在南信大校园内,由中国气象局捐赠的C波段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可一分钟收发6万个脉冲、探测方圆150平方公里的气象信息。这一代表着目前全国雷达业务领域最先进水平的大型雷达,已经在南信大运行了4年,服务于教学及科研多个领域。

今年5月,中国气象局又为南信大送来了风云四号业务系统。通过接收风云四号A星数据,南信大可以及时掌握大气、云、降水等23种产品数据。丰富的一手资料,为该校天气预报、灾害预警等方面的教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海南、福建、四川等地,南信大与省级气象部门合作的“研究生实习基地”“教授工作站”“气象产业园”已经论证上马,未来将成为人才联合培养和推动气象产业发展的“试验田”。

资源共享也让局校之间的科研力量拧成一股绳。南信大主持的“副热带地区区域模式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参与申请的“突发性重大灾害天气的天气尺度和中尺度关键信号识别方法”“黑碳对气候、环境影响的模拟和机制研究”等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分别与江苏省气象台、国家气象中心、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合作。

一批来自南信大的科研成果在气象行业的转化应用,为破解气象业务难题提供了帮手。“高性能气象应急移动指挥平台关键技术及系统应用”项目研制发明的新型高性能移动气象应急指挥平台,已在26个省(区、市)74个县市推广应用;“人工智能天气监测系统”已经成功在全国多个气象台运用,有效提升了中小尺度强天气的预报准确率。

师资国际化,培训国际化:打造世界一流学科

江苏首个“海外院士工作站”在南信大揭牌,与耶鲁大学联合成立大气环境中心,携手哈佛大学成立“空气质量和气候联合实验室”……机制创新让南信大站稳气象学科国际前沿阵营。

推动与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合作共建;受邀参加世界气象组织教育培训大会、承办国际高级别综合研讨会;开展气象硕士专业学位国际认证、气象专业理科认证试点;成为首批“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20+20联盟”成员……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气象发声,与领先科研机构比肩,南信大的大气科学正从中国第一走向世界一流。

学校以学科为牵引,靶向引才,全年不间断招才引智,甚至走出国门设立招聘专场。如今,南信大60%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外科研背景,大气学科更是实现了师资队伍从特聘教授到中科院院士的全覆盖。

在南信大培训楼前,一个由156个国家和地区的旗帜组成的旗阵成为推进气象国际合作的生动缩影。截至2018年11月,设在南信大的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已举办126期多边、37期双边短期培训班,培训了来自全球的3600余名学员,成为全球最活跃、亚洲最大的培训中心。

今年11月6日,该区域培训中心还首次举办了发展中国家气象行政官员高级管理研讨班,学员为来自苏丹、阿塞拜疆、黎巴嫩、古巴、厄瓜多尔、埃塞俄比亚等国的17位高级官员。此外,培训中心还专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举办了多期国际研修班,竭力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以建设世界一流大气学科为担当,始终与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南信大与中国气象事业相伴相随的篇章必将浓墨重彩地书写下去。

http://epaper.zgqxb.com.cn/epaper?date=20181129&page_no=1中国气象报11月29日头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