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天际要闻

南信大:特色学科擘画科技产业新蓝图

2019-04-24来源:党委宣传部作者:于杰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 责编:贾冰访问量:2181

2019年3月29日,新学期伊始的南信大校园,草木蔓发,春山在望。一场集结20余位院士专家的“江北新区建设发展咨询座谈会”在南信大召开,建言“中国气象谷”建设成为议题之一。

“气象产业庞大,发展前景广阔,南信大要夯实基础学科不放松,并通过推动产业化发展加快气象谷建设。”院士专家们表示,中国气象谷建设要围绕国家社会发展需求;注重营造文化创新氛围;着力在气象模式、资料、探测、产业四方面进行探索;一定要针对社会需求,解决“卡脖子”问题…… 

3个月,完善修订学校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卡脖子”之痛!南信大人深有体会。曾几何时,科技成果转化一度是南信大发展的短板,制约着学校服务社会功能的有效发挥。一边是大量科研成果束之高阁,一边是实际业务难题亟需解决;一边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呼唤高校创新智慧,一边是信息、环境、海洋等多学科需要落地生根;一边是纵向项目突飞猛进,一边是横向经费增长乏力。

破局,迫在眉睫。从顶层设计着眼,谋划资源投入、政策配套、成果产出的最优解,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需要。2017年11月,南信大将科技产业管理部门从科技处独立出来,成立科技产业处,从组织架构层面加强学校科技产业发展力量。

截至2018年底,南信大与气象、环境、海洋等优势学科相关的科技产业合同经费增长130%,到账经费增长125%。

解读这组数据,以市场的办法破解科技产业发展之困是南信大的关键一招:

为了提高科研人员投身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南信大首先完善修订学校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横向项目和纵向项目同等对待”“经费使用更加灵活”“全面落实技术服务合同免税政策”……一揽子政策红利为南信大科技产业的再出发保驾护航。从充分调研,形成初稿,校长办公会讨论,到颁布试行。3个月时间,完善修订后的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已经在南信大发挥作用。

科技产业政策宣传得怎么样?南信大积极组织专家解释“科技改革三十条”“技术合同免税认定办法”等,全年宣讲活动吸引2500人次目标人群参加;技术需求落实到哪里?南信大将技术需求调研会开到每一个理工科学院,和学院一把手领衔的专家组进行定期交流,全年收回调研问卷700余份。

南信大还率先设立“社会服务型教授”。只要科技成果转化做得好,就可以享受和科研教授评选一样的待遇。2018年底政策出台以来,已有8位老师申请。

人才资源有效激活,科技需求汩汩涌动。在学校网站,企业科技需求、产业政策等信息定期更新;在专门建立的QQ工作群,有关科技产业的问题可以和相关部门及时交流。 

9个月,8家校企研究院在校园内运行  

在南信大基嘉楼内,墨迹天气智慧气象研究院、中科三清智慧生态环境研究院、象辑南京研究院等校企合作的研究院相继落地运行。

南信大在办公场地、技术攻关、人员招聘等方面支持企业发展;企业则在科研基金、学生联合培养等方面发挥特长。校企合作的研究院办进大学校园,实现了科研成果在“家门口”的转化。

全球拥有5亿多用户的独角兽企业墨迹天气主营天气信息查询业务,墨迹天气智慧气象研究院的落地运营让企业的核心业务研发如虎添翼。有了南信大一流大气学科的支撑,墨迹天气的“短时预报评测”获得了业内权威的测评指标。

而“瞪羚企业”象辑科技与南信大的合作则是发挥“校友资源”的样本。象辑科技副总裁林忠是南信大2006届毕业生,一次回母校讲课的机会他得知学校正大力推动“校企合作”,从达成合作意向到签约落地,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研究院已经作为象辑科技全国唯一的研发中心为企业输出研发动力。

科研需求“面对面”发布,沟通更便捷,合作更切合市场需求。这边学院发挥研发特长,完成前期的50%至60%的技术攻关,尔后企业跟进,按照产业需求共同完成剩余的研发任务。那边财务、合同等事务性工作也在同步进行。有了学校层面的保障,“各尽其才”的合作模式让“象牙塔”与市场的距离进一步消解。象辑科技需求的“便携式六要素气象观测仪”就是在这样的灵活机制下高效完成。

南信大与北京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则探索出另一种可能。学校老师以成熟的技术转化为企业解决算法问题,遴选出的优秀学生在企业得到实战锻炼机会,企业则选派资深博士在学校担任兼职导师,实现学生的“定制化”培养。深度合作达成以来,已有15名经过实习的学生直接签约航天宏图,以“云图解译”机器学习识别卫星云图为代表的一批前沿项目顺利完成。

2018年,南信大已与8家知名企业合作共建校企研究院。2019年,“一院一企”的合作模式在南信大全面展开。 

1年,5个新型研发机构依托南信大建立

新型研究机构是南京市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的一大抓手。截至2018年底,南京市累计备案新型研发机构108家,南信大签约新型研发机构5家,备案3家,备案数占在宁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备案总数的10%。南京信大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江苏长三角智慧水务研究院、南京信大卫星应用研究院、南京智慧气象与设施农业物联网研究院、南京融众环境工程研究院,5家新型研发机构依托南信大气象、水文、环境、计算机等优势学科, 甫一成立便全力投入研发与产业转化工作。

从南京信大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的诞生过程或可一窥南信大推进产教融合的能力与决心。研究院由王会军院士、贲德院士领衔,依托南信大大气学科深厚的人才资源,汇集“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中短期天气预报技术”“台风预测理论”等方面的国家级团队。

2018年3月,研究院人才团队全部到位,与江北新区、南信大签订共建协议;

4月,注册研究院有限公司;

5月,完成研究院发展规划;

6月,通过南京市相关部门备案,孵化3家科技企业,创建行动项目合同签约;

……

2018年,研究院已孵化/引进5家科技企业,产生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

高起点,高效率,高产出,南信大不断加快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步伐。

作为通过备案的第三批新型研发机构,江苏长三角智慧水务研究院聚集城市给水排水、城市水文气象、软件与大数据、智能机器人领域尖端人才团队,在成立的当年便成功孵化两家科技企业,实现销售累计超过500万元。

而南信大对于校地融合的探索远不止于此。学校当起了“科技中介”,直接将技术转移中心建到地方,让企业享受点对点的科技服务,目前南信大技术转移中心在全省共设置7家分中心,成为南信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重要载体。

和地方政府共建研究院,共同服务主导产业发展,做好技术研发及孵化科技企业。2018年3月29日,南信大与无锡市政府签约建立无锡研究院。地方政府给政策,在企业办公场地、税收、产业引导等方面给予支持,南信大则以企业化运营研究院,孵化高科技创新型企业。

无锡研究院稳定运行,其实践经验得到同步移植。2018年9月,南信大六合研究院落户六合高新区。2019年2月25日,南信大与浦口高新区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浦口高新区人工智能研究院。南信大科技产业辐射周边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显现。 

未来5年,实现中国气象谷整体建设

在南信大西侧,新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2018年12月29日,南信大和江北新区签署校地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未来5年,将依托南信大学科优势建设“中国气象谷”,规划“两核三轴、一带三区”的空间布局,打造集教育培训、项目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于一体的气象服务行业全产业链,力争成为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的典范工程。

随着我国商业性气象服务市场逐步放开和繁荣,气象产业或将迎来高速发展时期。中国气象局和国家统计局调研报告显示,气象产业市场规模近期将达1000亿元/年,未来将达3200亿元/年。

光明的市场前景离不开各创新体的勠力打造,立足江北新区这一“最近的未来”,南信大通过气象装备企业的研发、生产和孵化、商业气象服务、气象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遥感与测绘、环保监测与环境治理服务等6大产业方向布局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吸引了相当数量气象、环境、信息类科技企业研发中心落户。

目前,南信大与中国华云集团正共同致力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毫米波气象雷达和地面综合观测系统成果的转化和企业孵化。

在气象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物联网与环境感知等产业集群领域,南信大与华为、腾讯、商汤等公司签定合作协议,已在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国“华为气象云”“华为气象一体机”等方面展开合作。

“中国气象谷是实现气象科技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集聚地,是推动校地融合、产教融合的重要抓手。” 南信大校长李北群说道。

从深有体会的“卡脖子”之痛,到服务社会能力的翻番式提升,南信大迎来了科技产业联动的厚积薄发。将学科优势转化为社会服务优势,南信大探索的这条科技产业发展道路正越走越宽广。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