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全国人大代表银燕建议 加快培养气象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020-06-01来源:南京日报作者:谈洁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 责编:于杰访问量:507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关注大气污染防治,要求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全国人大代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院长银燕说,无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还是建设生态文明,都对气象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气象高层次人才短缺与气象事业快速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建议尽快设置气象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培养气象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银燕介绍,现代气象业务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更加突出全球化、信息化、系统化和综合应用性特征;同时服务领域愈发广泛,农业、交通、航空航天以及军事等领域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呈现出多层次、精准化、多元化特点。需要构建大气科学、信息科学、灾害科学、管理与服务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和多层次气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据他了解,根据中国气象局人才发展需求规划,气象部门未来5年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年均1000余人以上,而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培养的气象高层次人才仅500人左右。随着气象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据中国气象服务协会预测,未来十年在农业、交通、航空航天以及公共气象服务产业等领域每年气象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近6000人,气象高层次人才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势必越来越大。 

“我国气象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只有单一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类别,紧贴现代气象业务需求的创新应用型高层次气象人才培养仍是空白。”银燕说,现有的大气科学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长期存在重学术轻应用、侧重学术水平评价忽略社会需求评价的思维惯例,导致与气象事业发展不匹配,很难适应现代气象业务工作范围广、知识跨度大、多学科交叉、实践业务性强的特点。

他建议,设置气象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拓展现代气象事业内涵,加强气象学科专业与其他自然学科、工程学科之间交叉与融合,赋予气象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全新要求。“目前气象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已具备良好的建设基础,设置专业学位的基本条件已全部满足。相信这一专业学位设置后,气象人才的培养工作一定能够呈现出新局面,为加快创新驱动的气象强国做出应有贡献。”   

http://njrb.njdaily.cn/njrb/html/2020-05/29/content_567941.htm?div=-1南京日报5月29日第A05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