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获得者杨洋:

求知领域永远做学生

2021-01-12来源:中国气象报作者:李佳妮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 责编:严常坤访问量:1274

近日,2020年“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公布。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以及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6位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

今日起,本报将持续推出系列文章,展现他们在科研攻关、业务应用、人才培养、团队组织等领域的开拓与收获。

穿上蓝色衬衫,戴上细框眼镜,背起双肩包,早晨不到八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洋步行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在校园,今年34岁的杨洋多数时候仍被当作学生,对此,他笑道,“这也提醒着自己,在求知领域上要永远做学生,永葆对科研的好奇心。”

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好奇心,本科伊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杨洋便锚定成为科学家的目标,并慢慢积累各类气象专业知识;到了硕士研究生阶段,他开始关注大气环境与天气气候的相互作用等研究。博士后至今,钻研于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等交叉领域模式研究的杨洋,先后获得中组部“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学者、江苏省“双创个人”、江苏特聘教授等称号。2020年11月,因在气溶胶与天气气候相互作用领域做出了创新性研究,他荣获“2020年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2009年,杨洋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当时,全球变暖问题受到国际广泛关注,解决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很多科学家的研究方向,这又引起了杨洋新的好奇。在导师廖宏的启发下,杨洋将注意力聚焦在气溶胶与天气气候之间相互作用。他发现,解决环境污染首要的是明确污染原因,但除了人为因素,温、压、湿、风等外因也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同时气候变化和各种天气要素都会对环境污染产生影响,因而盲目地倡导减排没有太多意义。

气溶胶不但影响空气质量,也可以通过改变辐射平衡和能量传输等方式影响天气气候;沙尘和风场之间的反馈作用会加剧区域的人为污染;大气污染源追踪技术可以精准地确定污染来源,以便“对症下药”……杨洋的科研探索之路一直没有中断。

“Never stop exploring!”这是博士任莉莉从导师杨洋那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在她眼中,杨洋勤奋认真,不但常常和学生研讨论文和新观点,自己也始终笔耕不辍。近年来,杨洋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了论文20余篇,同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担任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负责人。

在杨洋的学生看来,这位老师不但专注于科研,教育学生也很有方法。他既教会了学生要永葆对科研的好奇心,做学术得与时俱进,也教会了学生感知生活的真谛。

关于工作日常,杨洋时常打趣——“外行人看我们这些研究模式的人工作,仅仅只关注到坐在电脑前,但实际上,我们的头脑已经环游世界好多遍。”在开始模式研究之初,他坚持独立摸索,通过一项项课题积淀储备知识。日复一日的思考和点滴成果,成为他学术攀登路上的基石。

采访结束,杨洋又端坐在电脑前,一行行检查起运行的代码,一页页审读起学生的报告。这种榜样的力量也在无形中影响着许多人。

http://epaper.zgqxb.com.cn/epaper/index/item_read?id=212089 中国气象报2021年1月8日第三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