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天际要闻

第六届全国气象科技史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办

2023-10-25来源:法政学院作者:作者(文):惠富平 徐雅纯作者(图):任宁豪 陆思玙 陈云飞霞 郑振 发布: 责编:阙华燕访问量:1328

第六届全国气象科技史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科技史学会气象科技史专业委员会、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史与气象文明研究院承办,会议主题为“气象史研究与气象文化传播”。

会议开幕式于21日上午举行,我校校长李北群,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气象科技史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研究员,国际气象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技史学会气象科技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正洪研究员,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中国气象局图书馆(气象科技史研究中心)馆长刘东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系主任袁江洋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小淳教授在线致辞,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院长于玉斌教授发来书面致辞。

李北群在致辞中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办学历史与办学特色,阐述了科技史在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和通识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指明了本校科技史学科的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思路。

许小峰在致辞中梳理了气象科技史的发展历程,提出应把握气象学“大学科”发展的战略方向,充分发挥气象史研究在气象文化传播与气象科普中的作用,并通过定期举办研讨会加强气象科技史的学术交流。

孙小淳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认为论文报告内容丰富、视角多样,拓展了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气象史的研究领域,并指出气象史研究已成为中国科技史领域新的生长点,期待中国气象史研究取得更大成绩。于玉斌院长在书面致辞中表示,气象科技史是气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史工作者应以扎实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为己任,弘扬老一辈气象学家的治学精神,继往开来,守正创新。

本次会议共收到参会论文70余篇,与会人员达130余人。参会代表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气象局等5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气象业务部门。会议围绕“气象科技与社会文明演进”“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史”“物候与生命史”“气象文化遗产保护”“大气科学各分支学科史”等10个议题,分三个分会场进行讨论,共计61个报告。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科技史研究中心主任王星光教授,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负责人赵云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副书记兼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汪前进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马俊亚教授,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卢勇教授受邀分别作了特邀报告。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中国科协“章基嘉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开题论证会。

会议全面展现了近年来气象史及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由此揭示出气象气候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文化、环境以及国家治理等各方面的关系,显示出气象史正在成为科技史研究领域新的生长点。在国家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背景之下,会议有利于推动气象史学术研究与交流,加强气象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促进气象科技文化传播。

许小峰致辞

李北群讲话

汪前进作主题报告

马俊亚作主题报告

王星光作主题报告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