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发和培养电信学院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研热情,引导他们树立创新思维,增强实践与应用能力,电信学院于10月24日晚举办了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宣讲会。宣讲会特别邀请了校团委的梅润杰、电信学院的刘恒和潘江涌作为主讲人,以及“挑战杯”特等奖得主高正浩分享经验。本次活动由辅导员贾桓主持。
刘恒首先通过展示一位大一学生利用开源单片机制作的智能小车,结合个人获奖经历,对“挑战杯”赛事进行了生动而详细的介绍,并详细解读了相关参赛政策,激励同学们积极参与。他还根据自己的经验,帮助同学们从不同年级、学科专业、竞赛难度和学院资源等方面全面了解竞赛。
接着,梅润杰对当前的“挑战杯”参赛政策和竞赛类别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展示了之前获得国奖的作品。他通过展示这些作品所申请的多项专利以及与政府的深度合作案例,加深了同学们对获奖作品的理解。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参赛,梅润杰还分享了准备必要材料、确定项目方向以及参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随后,潘江涌介绍了双创比赛的背景、相关政策及评审细则,并给出了专业建议。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竞赛流程,他基于现有的双创竞赛案例,分享了商业模式、佐证材料、应用背景等细节。潘江涌说,材料准备是参赛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他认为,参赛者应具备创新精神和风险承受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活动的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进一步了解、适应并融入社会的发展需求。此外,参赛团队成员之间应相互协调、互相支持,以促进团队的长期发展。
最后,高正浩分享了“三大赛”的方向区分以及合理的竞赛规划。为了帮助同学们更直观地认识和对比这些竞赛的异同,他制作了详细的时间线图表,鼓励同学们勇敢报名,持续学习,提升自我能力。
讲座结束时,辅导员贾桓进行了总结,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竞赛,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增添丰富的经历,展现出电信院学子的风采。
本次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对“挑战杯”的兴趣,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各类竞赛。通过一系列精彩的讲座和实践环节,学生们不仅增强了对科技创新的理解,还激发了团队合作的热情。参与者们积极交流思想,分享创意,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项目设想。
宣讲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