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第三届“圆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硬件设计大赛正式落下帷幕。我校共有4支队伍进入决赛,最终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总成绩名列前茅。
本次大赛于5月开始报名,7月举办初赛。初赛重点考察学生的软硬件理论基础知识、简单电路设计和编程能力。大赛吸引了来自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全国197所院校共755支队伍参赛,最终有106支队伍进入决赛,经全国竞赛专家组评审,8支参赛队获全国一等奖。
大赛参赛作品需体现智能硬件的特征,分为三个主题:“智能硬件原创设计”主题,强调原创性,旨在解决生产生活、国防军事科技领域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智能硬件应用创新”主题,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提升产品性能或拓宽应用范围;“智能硬件课赛融合”主题,旨在将日常课程教学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教学实践课程中完成一件智能硬件产品的设计与制作。
我校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为“局部放电的检测及定位装置”,由超声波传感器阵列、信号采集和转换电路、舵机和激光笔驱动、微控制器、触摸显示、电源等硬件组成。利用超声波传感器阵列实时监局部放电活动,采用时间差定位和模拟退火算法确定局部放电现象发生的位置,并通过舵机控制激光笔指示,以便于用户快速查找高压系统中的局部放电故障。作品未来可应用于高压开关柜内部绝缘材料的状态判断,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学校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全链条“通识+基础+创新”三层递进的实践课程新体系,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渠道;打造全方位“课赛融合+赛教互促”双轮驱动的实践育人新模式,形成了实践项目迭代更新内驱力。
一等奖作品“局部放电的检测及定位装置”
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