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阅江学刊》主办的“面向‘十五五’规划的‘双碳’行动——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行动方案系列论坛(No.6)”召开。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等近20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会,共议面向“十五五”规划的“双碳”行动与中国社会的绿色发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嫣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她介绍了该校办学历史、特色和成就,肯定了中宣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气象与人类社会》特色栏目在彰显该校人文社科学科特色化发展方面所发挥的平台和窗口作用。她表示,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气候不确定性陡增、极端天气频发,正在改写传统的气候模式,全球气候治理面临严峻挑战,需要新一代的预测技术和气候治理支撑。《阅江学刊》应积极推动气候知识创造和生态文明变革,为气候变化应对与“双碳”知识生产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助推文科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共同推动我国“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
《阅江学刊》执行主编韩璞庚在致辞中表示,《阅江学刊》始终秉持“阅百家风采、刊理论精髓、览思想潮流、观学界气象”的办刊理念,以《气象与人类社会》这一特色栏目为抓手和品牌,以大气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为研究对象,发表了一系列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品。他希望在校内外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阅江学刊》继续秉承“特色更特、优势更优”的办刊理念,以办好《气象与人类社会》特色栏目为主要抓手,紧紧围绕“双碳”目标下气象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这一核心主题,聚焦低碳转型中的气象科技支撑、气候变化适应策略等前沿热点议题,精心策划选题,广泛组织优质稿件,打造更具凝聚力的学术共同体,进一步提升栏目的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关注度,为推动我国绿色社会构建和“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贡献学术力量。
《阅江学刊》编辑部副主任沈丹在发言中谈到中宣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气象与人类社会》建设情况以及实施的新举措。她介绍了《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创办以来聚焦现实问题、回应社会关切、提供决策参考、搭建高端平台的宗旨和内容,以及成功入选中宣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后实施的新举措。她表示,未来该栏目将坚持问题导向,关注学术前沿,加强选题策划;聚焦社会热点,链接理论实践,组织学术会议;丰富微信推文,加快传播速度,优化传播渠道,持续推动和深化气象与人类社会研究。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本次论坛以“面向‘十五五’规划的‘双碳’行动”为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具有深远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不仅彰显了气候圈的学界使命,而且为构建气候变化应对与“双碳”知识生产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论坛通过主旨报告、主题发言等形式,聚焦“十五五”规划和全球变暖的最新趋势,探讨实现“双碳”目标的顶层设计和措施路径。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阅江学刊》编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原主任黄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生态文明研究》执行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黄承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室主任黄磊分别就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动因及后续影响、“十五五”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思路、“双碳”行动本质、全球气候变暖的最新状况及未来趋势主题发表精彩演讲;下午的主题发言环节,与会的诸位青年学者依次就中国“双碳”战略、人工智能赋能碳中和、中国引领南南气候合作、气候安全战略、新能源汽车及清洁能源助力绿色发展等话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并就相关热点话题展开现场互动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和《阅江学刊》执行主编韩璞庚分别作会议总结。
https://mp.weixin.qq.com/s/xf92AuXwbZWGJr3JGJIX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