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快讯

水文院本科生首次在地学一流期刊GRL发表论文

2021-05-07来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作者:张小辉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 责编:林雯访问量:2457

近日,地学一区杂志《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在线刊登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袁星教授团队骤旱研究最新成果。该研究发现,人为气候变化使我国南方夏末秋初骤旱爆发速度显著加快。论文第一作者为学院本科生王钰淼。

近年来,一类发展迅速、强度高、影响大的干旱,也称“骤旱(flash drought)”,在气候增暖背景下频繁发生。与传统干旱相比,骤旱更加难以预测和适应,对农业、环境和社会等各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为干旱的监测预警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骤旱是否会成为一种新常态,或者说气候变化是否会加速骤旱爆发速度仍存在争议(袁星等,2020)。

2019年夏末秋初,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百年一遇的极端骤旱事件。一个月内,土壤迅速进入极端干旱状态,并一直维持到十一月份。干旱期间,影响农作物235万公顷,一季稻和晚稻萎蔫,部分绝收,直接经济损失150.8亿元,部分南方地区甚至出现了用水困难。该研究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自然和人为强迫下的模拟数据对2019年极端骤旱事件展开归因分析,结果显示,人为气候变化使得2019年类似极端骤旱事件爆发速度和强度发生的可能性分别增加了24%±16% 和 37%±9%,这与人为气候变化使得该地区温度升高、降水减少密切相关。此研究首次针对“快速爆发”这一骤旱典型特征展开归因分析,明确了人为气候变化对骤旱爆发速度和强度的定量影响,初步揭示了南方地区干旱发展速度加快的原因。

该论文第一作者王钰淼为水文院2017级本科生,目前已发表论文2篇,是学院首位在地学一流期刊GRL发表论文的本科生。她将于今年9月成为水文气象专业第一批研究生,导师为袁星教授。

 

图1. 我国南方2019年骤旱爆发速度(左)和强度(右)的归因结果。红线和蓝线分别为CMIP6模式中包含自然、人为强迫(ALL)情景和仅包含自然强迫(NAT)情景;黑线表示2019年骤旱爆发速度和强度的观测值。ALL和NAT情景的对比结果可以明确人为气候变化的定量影响。(Wang and Yuan, GRL, 2021)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9/2020GL091901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