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习园地

北京市构建四大支撑体系 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2012-03-30来源:教育部网站作者: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吴琪琼 责编:访问量:268

 实践教学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加大工作力度,通过构建教学指导、科学研究、实践平台和教师队伍四大支撑体系,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努力破解实践教学中的难题,推动了教学改革工作深入开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编著《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指导。针对实践教学要求不明确、组织困难等问题,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依托四门课程学会,集中组织全市高校优质师资力量编写了四门课程《实践教学指导手册》,系统总结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经验与做法,为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高校和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指导性大纲。各高校认真学习手册,根据有关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增强了实践教学工作的规范性。

  开展实践教学研究,着力破解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针对实践教学中的体制、模式、经费和组织等难点问题,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加大研究力度,通过课题立项的形式,组织教师深入研究破解实践教学难点问题。近几年来,支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实效性研究”等重点课题3项,一般性课题10余项,形成了研究推进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北京市2009年启动了以名师牵头建立的教学科研工作室,如清华大学蔡乐苏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因材施教’教学新模式工作室”、北京科技大学左鹏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工作室”、北京工业大学钱伟量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工作室”等,主要围绕实践教学中的难点问题,组织全市教师进行联合攻关,形成了一批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统筹资源搭建平台,为大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提供支持。首都有着丰富的实践教育资源。近年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与宣传、文化及农村、社会工作等部门统筹协调,设立专项经费,搭建实践平台,为大学生参加实践教学创造条件。一是建立了市校两级实践基地。整合首都实践资源,建立了包括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大剧院、大型企业及社区、新农村等为代表的市级学生实践基地,为实践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各高校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与专业教学和实习结合起来,建立校级实践基地。目前,北京已有50余所高校共建有校级实践基地818个,为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平台。二是建立了高校学生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的红色“1+1”社会实践平台,每年组织500多个学生党支部到农村开展实践,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在社会大课堂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课堂教学效果。此项活动得到了学生和结对农村的高度评价。

  实施“铸魂工程”,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培训。教师的实践体验与认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实施了“铸魂工程”,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锻炼,帮助教师系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国情社情教育,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坚定理想信念。两年来,组织60所高校800余名教师分赴革命圣地延安、井冈山,进行了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按照“铸魂工程”五年规划,北京市将投入6000万元,陆续对10000名思想政治教育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培训,组织2000名骨干教师到革命圣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组织200名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进行学习研修,组织200名骨干教师到北京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进一步拓展教师视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随着实践教学四大支撑体系的逐步健全,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深入开展,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效果。在2009年、2010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开展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实践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40余所高校提交实践论文300余篇,直接参与的学生达2000多名,学生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许新表示:“实践活动让我们收获了生动而具体的感性认识,当这些感性认识与课堂上的理性教育达到高度一致时,这些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的内容就永远镌刻在了我的脑海中。”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