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四大节气最不靠谱?

2012-06-15来源:现代快报作者:刘伟伟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李竞 责编:访问量:961

  在最近一期《科学通报》上,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钱诚等人发表了《1960~2008年中国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的论文。文中指出,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我国的平均气温升幅明显,致使进入春夏的时间提早,进入秋冬两季的时间推迟。夏季时长平均增加了15天,冬季时长减少了15天。与上世纪60年代相比,在过去10年中“大寒”的冷天减少了56.8%,而“大暑”期间的热天增加了81.4%。“雨水”节气的升温趋势最为明显:1961年到2007年的平均气温上升了2.43℃。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认为,这种变暖的趋势更明显地影响了春夏的节气,需要调整与节气有关的农耕习惯。他们建议把与春夏两季节气有关的农业活动提前,特别是“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

“芒种”时节不忙种了

  江苏一位农业专家介绍,节气确实与农业关系很大,像惊蛰代表着一年农耕的开始,有春牛耕田之说,而清明种豆、谷雨种瓜则是众所周知的习惯,芒种则是一年里的大忙时期,种水稻种花生。

  不过,变暖的趋势将农事的节奏打乱。例如5月下旬的小满,这是黄河流域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的时期,而南京地区,这个时节,小麦则快成熟了,有的年份由于气温偏高,农田已经等待收割了。

  随着气候变暖,南京的农事实际上已经提前一个星期左右,也就是说,过去该干什么,现在得提前一个星期干了。以前的农忙可是要到6月上旬的芒种节气,俗话说得好:“芒种忙两头,忙收又忙种”,但现在5月下旬就开始收麦子了。

“白露身不露”基本不对

  感受错得最“离谱”的,也许就属9月上旬的白露了。气象专家告诉记者,过去随着白露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白天日照时间变短,强度减弱。鸟类开始做过冬储备,人们也要做好御寒的准备。白露也是天气转凉的一个标志。但是实际中,南京的9月初,太阳的热力丝毫没有减退,人们都还穿着短袖、短裤,甚至还要防着“秋老虎”的到来。谚语中“白露身不露”就不准确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家研究显示,南京冬天平均长度在120天左右,与上世纪80年代前相比,平均长度约减少了半个月。另外,南京的春季提前,春天的时光仍旧短暂,56年时间,春天仅增长了几天而已。而秋季则减短了不到10天左右。

  http://kb.dsqq.cn/html/2012-05/04/content_176306.htm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