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我就是我”的重要启蒙

2012-09-06来源:新华日报作者:顾德宁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战子秋 责编:访问量:218

  本届残奥会开幕式的名称叫《启蒙》,第十一幕叫《I AM WHAT I AM》,国内媒体都译成《我是故我在》,挺文艺的,可有点绕。以笔者之见,不如直译成《我就是我》,反倒更爽,传情达意也更准确。

  “我就是我”,如此简单而确定的道理和事实,还需启蒙吗?需要!以前,以至于目前,我们在关注残疾人或谈论相关问题时,“同情”和“照顾”可能多了些,而“赞叹”和“认同”却少了些,对残疾人“我就是我”的自尊自爱自强仍缺乏适当的认识。比如,很多人不大了解残疾人的长处。

  现在,一些欧美国家将残疾人称为“有特别才能的人”,这绝非溢美之辞,而是科学、全面地看待残疾人“出众”的一面。如,盲人有极敏锐的听力和灵巧的手,笔者认识的一些盲人推拿医生“网聊”速度快得惊人,而且是地道的盲打;聋哑人有极灵活和丰富的肢体语言,如姜馨田优美的手语和邰丽华妙曼的舞姿,都是出类拔萃的。本届伦敦奥运会、残奥会组委会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就一再希望人们要关注残奥会的运动本身,欣赏不一样的竞技之美,从而忽视运动员的残疾。就展示“特别才能”而言,残奥会无疑是最好的舞台,而演员都是世界一流的,这不是我们难得的观赏良机吗?

  事实上,英国人真的是欣赏和喜爱残奥会。残奥会的看台上座率几乎跟奥运会不相上下。残奥会的田径比赛,“伦敦碗”里照样有七八万观众捧场;电视转播镜头里的举重、乒乓球、地掷球、盲人足球等项目,看台上都少有空位,而且已售门票中的90%是英国人自费买单的。BBC已经在后悔当初没有下血本跟4频道争夺残奥会转播权了,后者用极低代价拿下的残奥会转播权正在为4频道带来极高的收视率和商业回报了……很显然,如果大伙仅仅是带着同情和怜悯之心观看残奥会,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这么高的上座率和收视率。

  这几日,中国残奥代表团的奖牌的成绩遥遥领先各国,江苏健儿也在争金夺银。这些佳绩令人高兴。但更令人高兴的是,这些奖牌的体育竞技水平和拼搏难度都不低,如9级别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雷丽娜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2011年她与健全运动员一同参加比赛,就获过全国大学生锦标赛混双第五。

  残奥会运动员淋漓尽致地表达出的还有:身处困境,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信心。从1960年在罗马举行第一届世界残疾人运动会,到今年伦敦举办第14届残奥会,各国残疾人用自己的不屈不挠、自立自强,演绎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升华人类的精神境界和意志品质。欣赏残奥会,我们可领略残疾人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热情,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是理想没有破灭,追求没有终止,展现自身价值的愿望没有湮灭,他们是我们的榜样。这是残奥会“我就是我”超出体育之外更伟大的启蒙。

  怎样让残疾人的才智得到恰当的发挥?过高的期望值会使残疾人失去信心和勇气,而过低的要求和过多的保护又会伤害残疾人的自尊心。虽然南非“刀锋战士”抱怨对手的假肢过长带来了竞争的不公平,但总体而言,残奥会的分级充分考虑到不同程度残疾人的特性,为其展示和较量聪明才智和“特长”提供了公正的平台,这是他们做到“我就是我”的基础。残奥会这种集中体现出的“沟通”和“自我实现”能否渐渐扩散和延伸至会外?残奥会模式能否扩大到整个社会和日常工作及生活之中?这也是残奥会给我们的启蒙。这一启蒙对我们拥有8000多万残疾人的国家,显得特别重要和急迫,尤其是对政府。

  困守轮椅20多年、被誉为“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的霍金在《启蒙》上说:“我们各有不同,世界上没有所谓普通人,只是我们的精神追求是一致的。重要的是,我们有能力去创造。这种创造是形式各异的,可以是身体锻炼,也可以是理论物理学。不管生活有多么艰难,总有一些事情是你可以做、而且可以成功做到的。”当每一位个体,每一位国民,无论他的身心如何,都能基本做到“我就是我”并由此得到社会和国家的尊重,“残健同行、和谐共创”才能真正实现。在这认识和实践上,可谓任重道远,说“启蒙”,只是希望开个好头,一点一点地赶快做起来。
 

  http://xh.xhby.net/newxh/html/2012-09/06/content_630064.htm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