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天际时评

教学“深耕”正当时

2012-11-02来源:宣传部作者:贾冰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贾冰 责编:贾冰访问量:9473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恰如“深耕”。近日,我校以首届“本科教学质量月”活动为契机,全面开启教学的“深耕”。
  对于农耕而言,春、夏、秋、冬四季环环相扣,时宜、地宜、物宜缺一不可,阳光、水分、养料失调不得。如同农耕一般,教学工作也是一项持续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才培养也是一个播种、施肥、灌溉、收获的过程,教学理念是否先进、培养方案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以及教师尽职与否、学生勤奋与否等等,都可能对教学的结果即人才培养质量产生或多或少、或标或本的影响。粗耕浅作必然广种薄收,深耕细作方能结出硕果。
  过去几十年的办学历史为我们的教学“深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但时代在进步,远古的“刀耕火种”已发展到如今的机械化作业,经年累月的耕作后如何保持水土质量也不容忽视。教学工作面临着同样的命题。与办学早期相比,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对大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今非昔比,我校的服务面向、办学规模及专业覆盖等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迫切需要我们在总结优秀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真正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教学规律和方法,全面而透彻的教学“深耕”正当其时。
  众所周知,教学工作周期长,教学改革见效慢,教学反馈有滞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模式、举措未必能立竿见影;反之,任何一处疏忽也在短期内难以察觉,一旦日久成习,可能已经破坏了“水土”,积重难返。因此,既不能听之任之无所作为,也不能时抓时怠半途而废,对教学的重视必须始终如一,对教学各环节的锤炼必须力避偏颇。此次“本科教学质量月”活动设定了“课堂教学周”、“学风建设周”、“实践教学周”、“教学管理周”四大主题,包括课堂观摩、教学研讨、专家讲座、技能展示等多种形式,数百场主题活动几乎涵盖了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正是引导大家对教学工作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梳理。
  当然,农耕讲究因地制宜,作物也是“喜好”有别,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成长需求的学生而开展的教学工作,也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虽然质量月活动在学校层面设定了四个主题,但这更大程度上可以看作依照共性的教学规范而制定的框架。同一课程的知识点经过多年演变可能存在差异,不同科目的教学方式可能大相径庭,不同教师的授课风格也可能截然不同,无不需要各个学院和广大教师们在其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学只有真正深入到学院、深入到专业、深入到教师层面,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深耕”。
  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是对学校最大的认可。固然,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不可能立即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体现出成效,但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寻找对策,并着手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每个月都能如教学质量月一般思考教学工作、推动教学改革、强化教学建设,那么每个月也便是教学质量的提升月,我们的“深耕”也必然迎来丰收。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