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江苏贵州农气重点实验室共推防灾减灾工作

2012-11-13来源:中国气象局网作者:杨春竹 王方芳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何晓进 责编:何晓进访问量:85

        11月10日至11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气象局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在贵阳举行。贵州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广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王尧、河南省气象局副局长陈怀亮出席会议。
  赵广忠指出,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贵州独特的天气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个山青水秀、自然环境、生态环境都极好的城市。赵广忠强调,贵州自然灾害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无灾不成年,年年有灾、灾害频繁,除干旱、低温雨雪冰冻、秋风(寒露风)等灾害,绝大部门灾害局部性强,影响深。因此,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非常重要,要通过做好预测预报,农业、农村气候区划等工作构建农村防灾减灾体系。
  王尧通报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一年来围绕我国新农村建设、国家粮食安全、农业防灾减灾等气象科技重点,在农业气象监测预测、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农业气象灾害与风险评估、气候变化与农业等四个研究方向上的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对重点实验室今后的发展和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陈怀亮充分肯定了此次学术年会“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现代农业气象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这一主题是符合当前发展需求的,为推动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活跃重点实验室学术氛围,追踪现代农业气象科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的动向,加强重点实验室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创造更广阔的平台。
  在学术年会举办期间,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气候中心、贵州省山地与环境气象研究所、河南省气象局等15家科研单位和院校的29名专家学者围绕气候与资源利用、现代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两个主题,分别作了《基于AVHRRH和MODIS数据融合的近30年全球生态系统收支计算》、《贵州旅游气候资源研究与应用》、《作物生长遥感监测与定量评估技术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估》、《3S技术在气象中的应用》、《气候变化对西北干旱区农业布局的影响》、《气候变化对贵阳自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影响研究》等专题报告。
  在报告会现场,参会学者围绕“全球气候变暖趋势预测”、“气候变暖对全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设施农业小气候预报及服务”等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通过交流,共同研讨交流,共同进步,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意识、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
  参加2012年学术年会的有贵州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与生态学委员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天津、河北、河南、新疆、海南、甘肃、浙江、陕西、江苏等气象部门、科研院校的领导、专家和学生140余人。
  【相关链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由我国著名农业气象学家冯秀藻先生创建。本实验室初期的研究人员主要来自于中央气象局所属农业气象研究室、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气象学校、成都气象学校、南昌气象学校、湛江气象学校等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研究成果有“水稻寒露风危害规律、长期预报和防御措施研究(1978)”、“灌溉措施防御小麦干热风的研究(1978)”、“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研究(1988)”、“我国粮食产量气象预测预报研究(1987)”、“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合理利用研究(1991)”等,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多项,在国内农业气象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成果为中国农业发展,丰富我国农业气候业务内容、提升农业气象业务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30年来,本实验室取得了丰硕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科研上,获世界气象组织诺贝尔•热比尔•默姆奖1项,获中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奖10项、市厅级以上其他科技成果奖9项。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gzdt/201211/t20121112_189982.html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