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习园地

中国大学转型与去行政化

2012-11-13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作者:王建华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徐月红 责编:何晓进访问量:333

一、行政与学术关系的重思
  行政化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表述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其实更准确地说应是官僚化官本位”。“行政化在字面上一般是指一个组织中行政权力以及行政管理部门不适当的膨胀以致影响组织的正常运转大致相当于科层化过度科层化”。但当前我国大学的行政化含义绝不仅限于此而是包含了行政权力化、行政级别化以及行政文化主导三层含义我国大学的行政化的真正所指根本不是科层化或过度科层化而是严重的官本位或官僚化那么既然如此中国的语境中为什么习惯于用行政化来概括大学的官僚主义官本位现象呢?这除了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里对于的某些忌讳有关外又和行政权力、行政级别以及行政文化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需要重思我国大学里行政与学术间的关系只有通过对行政与学术之间关系的条分缕析才能真正弄懂我国大学里行政的本来面目以及行政化的能指与所指
  1.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
  世界各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大学都有以科层制为基础的行政管理这是大学规模增大后的结果但是将行政管理作为一种权力与学术权力并举甚至以行政权力来控制学术权力则更多地是一种中国特色在西方国家以英美为代表大学的权力被泛称为学术权力行政管理只是为学生和教师服务的谈不上什么权力在德国由于法人地位和法律体系的不同大学的权力被泛称为行政权力不过在大陆法系的德国大学的行政权力意指大学的自治行政权”,即大学在处理与教学、研究、课程及进修等直接有关的行政事务时所享有的自治权其与我国大学里的行政权力也可谓风马牛不相及
  当前我国大学里行政权力的泛滥是政府有意为之与学术界自我异化的结果民国时期我国大学规模较小校内最主要的权力主体是教授、学生和校长当时大学的行政主要是服务教授和学生不构成独立的利益群体也没有行政权力之说新中国建立以后民国时期的大学传统被迫中断一种适应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新的大学制度建立起来由于无产阶段专政的需要加之后来的反右文革等政治运动的冲击在这种新的大学制度下教授和学生的地位显著降低学术权力逐渐式微一种权力的退出必然伴有另一种权力的介入随着以校长和书记为代表的行政管理部门的急剧扩张以行政级别而非学术水平来分配权力成为大势所趋加之在新体制下大学与政府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因此,“行政权力这一概念就被引入我国高等教育中众所周知行政与政治密切相关行政权力是政治权力的一种在政治学上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原则上大学是学术机构而不是行政机关根本不可能具备真正意义上的行政权力”,行政之于大学只是一种管理方式而不是权力但吊诡的是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践中这种没有任何合法性行政权力不但大行其道而且也经常被学者们津津乐道从作为学术权力的对应物到最终成为学术权力的实际替代者本来应以行政机关为主体的行政权力在我国的大学里轻而易举地就被成功复制并最终被行政级别所制度化今天在行政级别制度的坚硬外壳下我国的大学里学术权力行政化学术氛围日渐淡薄
  2.行政级别与学术级别
  在我国的大学里由于大学自治制度与学术自由精神的缺乏学术权力通常要以行政权力为基础如果没有行政权力的配合与确认学术权力举步维艰由于缺少理论合法性大学里行政权力缺乏独立性必须以政治权力为基础政治正确性是行政权力的底线此外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所有政治权力又都必须以执政党的权力为基础在我国大学的治理结构中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也决定了政党权力是第一位的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政治权力都必须服从于政党的权力表面上我国大学里四种权力在分布形式上呈现出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但在实际运作中我国大学里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政治权力以及政党权力又相互交织成复杂的网状结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术权力行政化行政权力政治化政治权力政党化而无论是行政权力、政治权力还是政党权力又都倾向于学术化即通过伪装成学术权力或以学术的名义来行使不过无论是倒金字塔结构还是复杂的网状结构我国的大学作为一个权力场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即等级化大学里权力的纵横捭阖与叠床架屋制约了学术的奇峰竞秀在这样一种逻辑混乱、秩序颠倒的权力生态系统中大学追求真理的冲动不可避免地受到抑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不可避免地被庸俗的功利主义哲学所主导大学的理想不可避免地成为世俗的笑柄学术的独立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舆论的禁区其结果学术依附于行政行政依附于政治伴随着政府部门对大学行政级别的强化学术的行政级别化也就日益明显
  行政级别本来是行政机关的一种身份标识它可以为行政权力的执行提供参照大学不是行政机关本不应有行政级别但在现有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下行政级别已不局限于行政机关大学之外的很多事业单位甚至是国有企业都有相应的行政级别行政级别的设立可以看作是政府控制社会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赋予相应的行政级别各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很容易被整合进一个层级系统在这个层级系统中不同的组织可以通过行政级别的高低进行排序、定位与升迁在某种意义上行政级别化也是对我国大学内部学术依附于行政、行政吸纳学术现象的制度化虽然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大学均有一定的级别但只有近年来我国大学的行政级别才被不断强化而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当前种种议论中反对取消大学行政级别的理由不外乎两个一是其他组织有大学当然也应该有二是行政级别的提升体现了政府对大学的重视第一个理由不值一驳第二个理由关键在于怎么理解行政级别如果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级别”,只具有象征意义或是作为一种荣誉则未必非要取消不可但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大学级别高度行政化和制度化行政级别的存在不但导致了大学间的不公平竞争(不同级别的大学其政治待遇与资源配置均不相同)而且严重损害了学术场域的独立性行政级别的高低甚至成了评价一所大学好坏的标准此外由于行政级别背后官本位与权力本位的思想渗透进大学的学术评价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学术的级别化理论上大学的学术评价本应以同行评价为基础学术水平的高低以无形学院的评价为准但今天作为行政级别化的延伸为了方便学校行政部门和政府部门的科层化管理我国大学的学术活动逐渐等级化并且有越来越细化的倾向在我国大学行政级别化的金字塔尖上是作为副部级的985高校”,依次往下是厅级、副厅级以及局级的高校在大学内部校长、副校长、书记、副书记、院长、副院长、处长、副处长均有相应行政级别在这样一种级别化的制度环境中我国大学里的学术活动无论是教授评聘学科、课程、专业建设或是课题立项、科研获奖、论文发表、学位点设置都统统绕不开级别二字教授有一、二、三级重点学科有国家级、省级与校级科研奖励也有国家级、省部级与厅局级论文发表有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和一般期刊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总之我国行政级别制度化之于大学的危害已无异于腐败制度化之于政府废除大学行政级别制度已迫在眉睫

3.行政文化与学术文化
  虽然一日不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制度大学的行政化就一日不能根除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只要取消了大学的行政级别我国大学行政化的问题就能全部解决因为无论是行政权力的滥用还是行政级别的强化都只是我国大学行政化的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我国大学的行政化之所以愈演愈烈除了行政权力和行政级别的推波助澜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土壤问题如果说行政权力的泛滥埋下了大学行政化的种子”,对于行政级别的强化就是大学行政化所结出的恶”,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我国大学所特有的以官本位作为底蕴的行政文化的土壤”。
  
大学文化主要是学术文化无论是斯诺关于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的两分法还是伯顿·克拉克在对学术信念的基本类型的讨论中提出的学科文化、院校文化、专业文化和系统文化的四分法都是以学术活动为中心历史上自有大学就会有行政人员至少也会有人扮演行政人员的角色否则大学无法运转学术与行政是制度化大学不可分割的两翼但毫无疑问大学绝不是从一开始就有行政文化行政文化之于大学完全是后生的。“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行政管理文化主要在国家层次上形成因为掌握最高权力的是教育部和其它国家部门。”但是今天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增大以及功能的多样化专职行政人员数量开始不断增多在此背景之下,“一大批缺乏基本学术兴趣的人进入了大学而且这些人最终将从他们自己的活动和职位中获取特殊的利益”。结果独立于学术文化的行政文化就产生了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言:“在学术事业和系统中最少被注意到但又变得日益重要的是行政文化从教师和学生文化中的分离随着职业管理专家代替教授业余管理者一系列独立的角色和利益出现了一种独立的文化产生了。”我国大学里行政文化的产生与西方国家又有所不同在西方国家行政文化与大学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有关是科层文化的衍生物甚至是大学自治制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由于没有大学自治的传统加之无学不仕、无仕不学以及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文化传统的影响国家层次的行政管理文化畅通无阻地进入大学并成为大学运行的潜规则目前在我国的所有大学里拜官主义的行政文化不仅存在而且很繁荣越来越多的教师对从事行政工作更感兴趣与行政文化的繁荣相比学术文化十分淡薄很多学科有知识没传统有技术没文化由于彼此之间强弱过于悬殊我国大学里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权力(文化)与行政权力(文化)的冲突极少发生学术权力(文化)与行政权力(文化)表面和谐的背后是学术行政化与行政学术化的勾结与共谋  今天我国大学的行政化从表面上看是行政权力化与行政级别化但根子上却是大学里行政文化的不合时宜的繁荣”。由于行政文化的蔓延和渗透学术文化成为一种奢侈品学术空气日益稀薄去行政化的过程中取消行政级别也许很容易但根除行政文化会很困难由于积弊太深当前行政式的思维方式或官僚式的做事习惯已经深入我国大学组织以及很多大学人的骨髓中成为大学运行过程中挥之不去的潜规则”。某种意义上今天我国大学的去行政化与清末废科举所面临的困局不无相似之处皇帝一纸诏书科举制度就寿终正寝但科举文化的阴影直到今天还未完全消失今天我国大学的去行政化改革中央政府一纸红头文件就可以把所有大学以及大学管理者的行政级别全部取消但是只要行政文化的土壤没有动官僚式的作风依然如故人们对于以大学校长为代表的管理阶层的官员想象和膜拜就仍会延续教师和学生学而优则仕的冲动就不可遏制换言之即便大学没有了相应的行政级别而只要行政权力不受制约、行政文化没有更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仍会一切如旧支配这一切的不是上级的行政命令而是潜在的行政文化那种认为一旦取消行政级别我国大学就会浴火重生、凤凰涅磐乃至走向世界一流的想法毫无疑问过于天真我国大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绝不是由行政级别或行政化这一因素导致的当然也不会因为行政级别的取消或去行政化改革的成功就自动地解决。
  
总之行政与学术关系的异化或行政对于学术的吸纳是我国大学的客观现实我国大学里的行政阶层与政府部门高度重构二者之间在职位设计、操作准则与评价标准方面都保持高度的一致再加之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现实官场逻辑的诱惑因此无论是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期待还是他们的自我感觉我国大学里那些中层以上的行政管理者都颇有官员的味道正是在这种自我感觉和群体期待的支配下加之行政权力的催化和行政级别的强化官场的逻辑就成为了大学的逻辑大学的行政化也就真正地走向官僚化

二、学术与政治关系的重构
  如上所述我国大学行政化的主要表现是行政成为一种权力行政级别成为一种身份行政文化成为大学的精神行政管理阶层以官员自居学术文化逐渐淡薄大学的风气形同官场学者对于学术研究缺乏热情大学去行政化的目的不仅是要摆脱行政级别的枷锁更是要澄清大学的使命恢复学术的生机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绝不仅是把一批科学家和学者聚集在一起更重要的要为他们创造一种学术氛围形成一种风气并赋予他们一种特权让他们能够拥有一种学术化的生活一种能够通过研究、教学以及对话和沟通促进知识生产与传播的

制度在我国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重构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在我国大学里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是处理学术与行政关系的前提。“行政之所以能够权力化”,学术权力之所以被边缘化根本在于政府对大学的不信任对学术的不信任以及学术与政治的边界不清楚因此我国大学去行政化必须要重构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政治是行政的靠山和后台政治化是行政化的惯用伎俩只有通过相应制度设计实现了学术与政治的相对分离大学的行政才能回归本位只有在学术与政治分途的前提下只有大学实现了自治与自由只有政府实现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型我国大学行政化的痼疾才能逐渐痊愈
  1.大学与政府
  当前世界各国由于政治制度与文化传统的不同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也各不相同不过无论如何政府和大学并非天生就互为敌人”。历史上二者还曾互为恩人”。大学赋予了民族国家统治的合法性民族国家则复兴了近代大学近代以来民族国家以政教分离为原则以举办公立大学为手段逐渐掌控了所有大学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尽管大学的重心和政府的重心分别存在于两个不同的领域里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则是极其复杂和密切的大学总是处于一种更加弱势的地位它们既没有物质上和法律上的力量也没有经济上的资源来抗拒政府的意志而且当双方发生激烈的冲突时它们总是无法抵挡政府的要求。”因此大学虽然有自治的传统法治社会中政府也有控制大学的合法手段不过政府虽然可以强制大学做它不愿意做的事情但政府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在教育问题上它还必须依靠大学因此在自治与控制的博弈中从短期看政府会略占上风但从长期看大学一定会取得胜利因为与政府的短视相比大学往往更有远见
  在制度形式上我国大学源于西方但是在精神层面上作为一种价值实体我国大学仍然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与西方大学形同而质异当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塑造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根本准则这些准则反映了不同文化传统、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以及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道路大学的发展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不可避免地会受所在国家文化传统的影响在我国由于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教育与学术从来都与利禄之途难脱干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信条已经演化为中国读书人的文化基因清末之时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力图改革在当时有鉴于国家最重科举”,“诸生有视科第得失为性命者”,为便于改革的推行梁启超就曾提出:“入小学者比诸生入大学者比举人大学学成比进士选其尤异者出洋学习比庶吉士其余归内外户刑工商各部任用比部曹庶吉士出洋三年学成而归者授职比编检”。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的精神与制度从一开始就吸取了科举的精华”。其结果我国的大学在制度形式上虽然完成了近代化但在理念上与西方大学虽不能说南辕北辙但至少是相差甚远正如刘小枫所言:“在现代中国社会科举制实际并未被废除只是更换了修学内容、德行品质和学问建制四书五经及其修身被‘西学’取代书院被大学取代一套适应民族国家建构的现代文教制度建立起来。”如此一来我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便可想而知国外有学者将其比为一种新式的‘翰林院’也就不难理解了
  2.政治与行政
  行政、司法与立法的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建制原则由此可见行政原本就带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没有政治无所谓行政基于此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曾是西方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中的一个轴心原则后来新公共行政兴起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遭到质疑因为很多时候管理者既从事行政执行也从事政策制定实践中政治与行政通常是联通在一起的两个变量但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今天随着科层制在所有社会组织中的不断扩张作为一种必须的管理手段行政已经不再局限于政府部门。“行政实际上演变为一种‘行政管理模式’它几乎被所有的各级各类组织采用处在比基层单位高一级的中上级管理层如公司的总部行政机构及活动、银行总部行政机构及活动、院校行政机构及活动。”在现实中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大学都脱离不了政治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学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都是国家的大学”,也都是现行体制的一部分在政治正确性层面上任何大学都绝对不能损害国家的利益更不能背叛自己的国家
  与政治不同行政之于大学的含义在东西方差别极大在西方国家大学里的行政就是服务为学术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行政与学术相比始终处在弱势学术部门负责决策行政部门负责执行虽然今天西方国家也在极力批判大学的官僚化以及行政管理对于学术活动的阻碍但那只是相对于他们自己过去更加自治和自由的历史而言的与我国大学的行政化绝对不可同日而语与西方国家大学里的行政即服务不同由于受到官本位的影响在我国大学里行政即管理行政即决策行政即领导行政即权力在我国大学里行政部门构成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它们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代言人另外为了使自己看起来更像是行政机关它们会给自己寻找许多理由充分的任务它们可以以管理的名义以强制的方式为学校的学术发展为学生的学习为教师的教学制定游戏规则学生和大学教师都处在行政人员的包围中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成为学校发展和教师工作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学科的传统与学术的惯例无足轻重原则上大学行政部门拥有的只是管理的权利而不是权力”,但在我国现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由于大学自治制度与学术自由精神的缺失加之行政级别的云遮雾罩和行政文化的推波助澜大学里行政管理权力化的做法没有受到任何质疑结果是在我国大学里行政权力一统天下不费吹灰之力学术服膺于行政成了不争的事实当然行政权力在我国大学里之所能够成为一个神话”,最根本的一点还在于政党权力介于其中政党权力的合法性直接或间接地为大学行政权力提供了合法性
  3.学术与政治
  学术与政治分属不同的场域遵循着不同的逻辑在社会的不同部门运行无论是逻辑上还是实践中由于二者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张力甚至是矛盾一个人或以学术为业或以政治为业很难将学术与政治兼收并蓄马克斯·韦伯曾以以学术为业以政治为业做过两次精彩演讲以学术为业的演讲中他指出,“在课堂上没有政治的位置就学生而言政治在这里没有立足之地”。“就教师而言党派政治同样不属于课堂如果教师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对待政治那它就更不属于课堂。”韦伯对学术与政治界限的严格区分反映了他那个时代大学追求独立于政治之外的价值取向但事实上无论是学术还是政治其含义都十分广泛学术与政治有时的确很难区分以大学作为组织载体学术与政治的边界只能是相对的世界各国无论何种制度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从逻辑上都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一是学术与政治对立即学术的归学术政治的归政治二是政治学术化三是学术政治化四是学术与政治良性互动以政治为表以学术为里第一种状态是一种极端的假设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第二种政治学术化是政治不成熟的表现如果把政治问题当成一个学术问题认为只要学术繁荣政治自然就会昌明那就大错特错学术强调理解政治注重行动学术的影响需要时间政治的宣传需要空间第三种学术政治化既是政治不成熟的表现也是学术不成熟的表现如果一个国家把所有的学术问题都当成政治问题只问立场不问是非那么不但政治无望学术亦无望第四种学术与政治良性互动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其前提是学术与政治的相对分离。“学术的独立自由不仅使学术成为学术亦且使政治成为政治。”学术有学术的规范政治有政治的操守学术与政治各有其不同的场域逻辑、操作规则与评价标准由此可见政治与学术之间不是谁为谁服务而是不同场域的不同主宰者无论学术政治化还是政治学术化都是极端错误的选择在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上二者必须从对立或依附走向良性互动
  大学自中世纪起就以仲裁者的身份卷入了城邦与教会的政治斗争中民族国家以来由于在国家认同中对于政治信仰和意识形态的强调以民族主义为表征的泛政治化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在这股浪潮中伴随着大学的国有化或公立化,“政治型大学政府主导的大学大量涌现19世纪以来随着民族国家逐渐走向成熟以及高等教育的近代化大学开始进入一个国家主义的新时代结果政治因素介入大学之后学术研究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国家民族的烙印从而失去普适性尤其在那些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中国家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迷思一旦离开对于国家的想象很多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成果就不再是知识更谈不上真理除此之外大学政治化的后果还包括:“在大学教师当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流行观点即认为这些真理不是通过这些方法获得的所有的学术活动在本质上都是政治性的而且试图保持公正和客观的愿望只是一种徒劳无益的幻想”。当前全球化虽然正在迅速蔓延但民族国家依然是当今世界体系的基本单位在民族国家制度框架下大学与政府、学术与政治间的关系仍然十分复杂而敏感对于政治与学术间的关系,“从历史上看学术思想若与现实的政治处于分离状态则其影响力常系局部的慢缓的若与现实政治处于对立状态复无有力之社会力量加以支持以改变当时之现实政治则现实政治之影响于学术思想者将远过于学术思想之影响于现实政治若在本质上系与现实相对立而在形势上又须有某种程度之合作时则现实政治对学术思想之歪曲常大过于学术思想对现实政治之修正学术思想的力量是通过时间的浸润而表现现实政治的力量则在空间的扩张中而表现所以学术思想常无法在某一空间内与政治争胜”。今天无论在哪个国家在大学与政府、学术与政治的纠结中政府总是喜欢以国家利益的名义逼大学就范大学则通常以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为理由进行软抵抗简言之政府喜欢坚持强者的逻辑大学则拥有弱者的武器”。
  与西方国家相比由于受到政治制度与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大学里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异常复杂在我国历史上无论是学在官府还是学在民间”,无论是官学私学还是新学旧学,“江湖之远总抵不住庙堂之高的诱惑当代中国社会和国家正处于转型过程中大学、学术与政治也都处在转型之中学术与政治的边界非常模糊甚至于相互重叠、彼此替代这是国家和社会转型的一个必然结果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必然是高度专门化的无论机构还是个人在学术与政治之间只能有一种选择个人要么弃学从政要么弃政从学对于组织机构也是一样大学主要是从事高深学术研究的专门机构而不是传播意识形态或政治教条的机关原则上大学不应参与政治政府也不应通过政治手段控制大学大学若能产生传世经典必将有助于政治政府若要调控大学也必须遵循学术的规则但长期以来作为一种传统我国的大学一直承担政治教化的责任学术与政治知识与意识形态间相互缠绕学术政治化与政治学术化的现象时有发生未来我国大学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实现学术与政治的相对分离没有学术与政治的相对分离就很难抑制大学里行政权力的泛滥和行政文化的蔓延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去行政化
  三、理念与制度基础的重塑
  晚清的废科举、兴学堂直接导致了我国学术的转型在这次学术转型过程中大学制度的建立居功至伟在废科举、兴学堂的基础之上如果说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的不断近代化是第一次转型其目的是要与西方大学全面接轨那么今天的去行政化就是我国大学第二次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要最终完成我国大学第一次转型所未尽的事业——现代化历史上我国大学从近代化到现代化的转型经历了太多的曲折整个20世纪由于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剧烈变迁我国大学从近代化到现代化的过程波折不断由于不断的改革和革命直到今天我国的大学从理念到制度也都还没有定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尚未完成作为整个社会结构的一部分我国的大学和学术也不可能异军突起一骑绝尘”,而只能是处在发展中”。按照唐德刚的说法近百年来中国的学术一直停滞在发展中学术这个阶段之内发展中学术相对应近百年来我国的大学也始终处在发展中”,发展中大学转型中大学”。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我国大学以及大学制度的现代化也被旧事重提近年来以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以去行政化改革为目标大学现代化的问题再次被提上政府和学界的议事日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更是被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当前对于我国大学而言现代化的根本已不在于物质层面的更新而主要在于理念与制度的重塑现代化不是一个时间概念也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大学的现代化本质上就是大学理念与制度的现代化当然由于国情不同我国大学的现代化绝不可能是对西方大学制度的简单复制但是在一个大学近乎普适的世界中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也绝不能全是中国特色
  1.理顺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现阶段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基本架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虽不符合现代大学制度的通例但适合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由于我国大学这种独特的治理结构已经超出了高等教育制度的范畴成为我国政治制度架构的一部分短期内肯定难以废除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唯一的选择不过任何一种制度都需要靠人来经营在这种意义上没有绝对好的制度也没有绝对坏的制度重要的不是制度的形式而是制度的实质形式上大学制度镶嵌在政治制度中并不一定全是坏事德国大学在被法定为国家机构的情况下同样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就像政府控制并不一定必然会阻碍学术发展一样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也未必一定就会阻碍我国大学的发展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党委如何领导领导什么简言之大学的发展关键还是要以人为中心事在人为实践表明任何一种大学制度只要不是从根本上违反了大学的逻辑都蕴藏着无限的可能像其他国家任何一种大学治理结构一样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有优点也有缺点面对一种有缺陷的制度(不可能有没缺陷的制度)一种做法是废除另一种做法是改良当前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既然不能废除那么完善与改良就成了必然选择无论认为只要废除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就可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还是认为只有废除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我国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制度都是大错特错的对于大学而言制度的外在形式任何时候都无法单独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就像一个国家可以把城堡修得很坚固但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士兵仍然是一座空城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有足够的热情、耐性与韧性绝不要认为只要解决了某一问题就可以赢得全局也绝不能坚持认为只有解决了某一问题才能解决另一问题大学改革需要坚持更需要策略一个系统的改造更需要时间和过程无论是学术腐败、行政化还是其他任何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问题都只是当前我国大学发展中的千百个问题中的一个有些问题也许会比其他问题更重要但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决定性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也一样
  2.摒弃学优则仕与仕优则学除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之外制约我国大学第二次转型与去行政化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国大学里普遍盛行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不良风气我国大学制度在形式上虽然是旁采泰西而非上法三代”,但由于文化的连续性三代之非仕无学非学无仕的传统却至今仍然在影响着我国大学的发展文化传统是大学制度的基因有什么样的文化传统就会有什么样的大学近代以来我国大学虽然在形式上沿袭了西方的制度架构但其精神和理念仍然没有脱离学而优则仕的窠臼民国时期为了铲除科举时代遗留下来的文化劣根性蔡元培在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就职演说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绝不能有做官发财思想”。蔡元培之外民国时期其他学者对于学而优则仕的陋习也进行了猛烈抨击并付之行动以章太炎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主张学而优不仕不仅使学术成为学术亦使政治成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学术界这种独立自由态度不是逃避社会责任不是脱离政治而是为了更好地支持(或制约)政治”。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新的意识形态的指引下在频繁的政治运动冲击下学而优则仕的风气暂时受到了扼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意识形态控制的放松以及官僚主义的盛行尤其是行政级别制度的死灰复燃并愈演愈烈,“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重新成为大学教师和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主导下我国的大学越来越官本位为学术而学术甚至成为一种负面的价值选择追求学问的终极目的只是升官发财为稻粱谋”。在行政级别的笼罩下大学本身也逐渐官场化”。官员学者化”,学者官员化”,越来越多的官员成为大学的博士或教授越来越多的大学教授去追逐学校的行政岗位在此氛围下学术就不可避免地变得急功近利了
  3.重申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为抑制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不良学风必须重申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理念恢复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尊严和气质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是西方大学的经典理念大学之所以要自治、学术之所以要自由与大学追求真理的使命密切相关也和学者为学术而学术的使命密切相关。“实行大学自治的主要理由并不是为了维护传统和保持社会组织的多元化而是因为大学教师所传授和发现的各种知识的正确性只有通过这些在长期的深入研究中掌握了它们的人才能得到检验。”如果大学和大学人放弃了对于理性、知识和真理的不懈追求如果大学只是为政府培养公务员、为企业培养技术员那么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就不再必须而可能是多余的大学的存在具有极大公共性和外部性它的价值远非人们通过耳听与眼观所能够想像她的影响可以超越时空她有能力塑造一个国家和改变一个民族当然除了为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知识产品和文化传承之外大学还必须维持自身的再生产即为自身培养学术的继承者使学术薪火能够代代相传为此自治与自由就成为必要条件世界各国无论政治体制如何、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怎样公开反对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政府或其他组织极少出现历史上,“为了确立和维护大学的自治和学术自由大学不得不与教会和政府保持一种微妙的关系在不同的国家处理这些关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然而总的来看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都已得到了确立”。即便在那些极权的国家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也具有理论的合法性政府对于大学的控制只能通过其他手段隐蔽地进行
  我国政府的官方文件中对于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虽然很少正面提及但对相关国际公约的承认以及宪法中的相关表述至少表明政府不可能公开反对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理念我国《高等教育法》第32至38条中关于高校七项办学自主权的规定也为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预留了可解释的空间同时也为我国大学的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制度化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纲要》更是明确指出要尊重学术自由”。 温家宝在讲话中也明确指出:“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由此可见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在我国也不是不可触碰的禁区更不是什么洪水猛兽问题的关键似乎在于一方面我国大学里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少数坚持原则的人还会被同事和同行认为是麻烦制造者”。另一方面政府对于大学的很多干预有时也并非完全是政府的错。“对于那些打破了大学与政府之间界限的行为大学本身也负有相当大的责任大学太容易沉溺于政府的怀抱之中大学常常不加思考地并且非常积极地依附于政府。”为了能够真正去行政化无论是政府还是大学无论是媒体还是学者都必须大胆而公开地重申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理念只有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理念得到了张扬,“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陋习才会逐渐消除就像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市场没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分那样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也没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分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抛开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方面的歧见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大学并非政府的天敌和反对者大学的自治和学术的自由也绝对不会危及政府的有效统治而只会增强国家的活力和实力在世界历史上因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而成功崛起的国家与那些因为控制大学而失去学术中心地位的国家相映成趣今天虽然教育救国、学术救国等已被实践证明是自不量力”,但我们仍然可以在任何一个大国崛起的背后看到教育与学术的贡献极端一点甚至可以说没有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就没有大学的崛起没有大学的崛起就没有大国的崛起没有大学的崛起和学术的繁荣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所谓大国的崛起绝对不只是经济大国、军事大国的横空出世还必须是文化大国与教育强国的逐步形成当前我国正处于国家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大学能否通过去行政化改革率先实现现代化对我国在21世纪能否成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