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部处动态

“南信大好声音”

2013-01-16来源:记者团作者:殷楠 陈静怡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张守涛 责编:张守涛访问量:207

  “从昨天到今天,看不尽的时光变迁,听不厌的流传往事,当时光遭遇记忆,原来我们走过从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广播台,青春无恒,岁月留痕!”当我们行走在校园路上,听到如此熟悉的声音伴着优美的旋律响起,会不会突然觉得心底柔软。
  我校广播台是校党委宣传部指导的学生社团,成立35周年来,始终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服务广大师生”为宗旨,传播最新消息,策划精彩节目,传承南信大精神,弘扬校园文化,大力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一年又一年,流传不变的是陪伴在我们耳边的那些温暖、动听的“南信大好声音”。

  “我们的努力,为呈现最好的广播”
  广播台的人人主页上有这样一段话:“广播台最大的心愿是通过这段永不消失的电波,为所有爱好广播、喜欢简单生活的听众朋友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保留一块属于自己的心灵净土。我们的努力,只为大家呈现最好的广播。”新学期,广播台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有了很多创新,部门分工也更加细化。
  提升广播质量是广播台不懈的追求,播音部自然是重中之重,而这又离不开其他部门的配合。采编导播部负责稿子、歌曲的采编和监制,整体把握广播质量;网络部则将广播台节目推向更广阔的平台,人人网南信大广播台主页和新浪微博南信大广播台上每天的节目预告和歌单,以及温馨的早安、晚安问候,让广播台被更多的师生所了解;同时,广播台还不断加强与校内外各社团、媒体的合作,加强与兄弟学校广播台的交流,并与日前成功举办了南京市(江北)大学生播音主持联赛。
  更加贴近校园,更加贴近师生,广播台节目的形式和内容愈发灵活多样。如绿洲和长征同学的节目“苏三说”,通过播音员幽默诙谐的解说引发同学对校内外热点问题的讨论;“点歌台”的主持人孙萍萍以其声音特有的亲和力深受同学们喜爱,常常能在网络的点歌贴上看到同学们的留言“为何这次又没有轮到我……”广播台的“午间新闻”节目也加强了对校园新闻的播报,让师生们更加及时了解校园内发生的大事、新事。“关注校园热点,聚焦学子风采。”广播台近期更是在每周日下午推出一档名为“校园之声”的全新节目。有大家关注的话题、有同学们精辟的见解、有最实用的学习生活经验……“校园之声”,正在逐渐成为“南信大学子自己的声音”。
  广播台的声音成了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节目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师生的欢迎。有同学对广播台评价道:“校园里总是有另一种音符在跳动,那就是我们的广播台。它总是有办法减轻我们身上的疲惫,给我们注入新的活力。”也有同学说:“我想,大多数人是喜欢这种声音的,因为正是这种声音让我们的校园多了几分诗意,添了几分味道。让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了大学校园的不同之处。”语言文化学院的张老师经常会听广播台的节目,认为广播内容越发地贴近学生的生活,而其中传递的文化信息也非常浓厚;大气科学学院的李老师则认为广播台每日的天气预报不失为一个好主意。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是对广播台最大的鼓励,也是他们更加投入的动力。 

  “我们在广播里,广播在我们心里”
  “岁月无恒,青春留痕”,同学们也许已经习惯了响在耳边或甜美或磁性的声音。但对于广播台的成员来说,每一次无误差的播音都是台下无数次练习换来的。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实习播音员自发地站在门外,一遍一遍地练习广播时的音调、语调。平日,每个节目播出时,其他台员只要有空就会聚集在一起,把广播台里里外外围上好几层,目的就是为了相互学习。“当时我是天天到广播台来听别人录节目,一天不练就没有感觉,找到感觉就好了。”广播台老成员郝邦洲如是说。每天的11:50-12:15和17:20-18:20,当同学们在吃饭休息时,广播台成员们却在为节目认真工作。广播完再吃饭,成了他们的常规日程。台长郝丹阳很骄傲地告诉我们,现在即使有突然来稿,大家也能熟练地广播了。
  广播特别考验播音员的应变能力和沉着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难免有时也会出错。郝丹阳说道,有一次她在广播中聊减肥的话题,建议朋友们吃一个苹果,喝一杯酸奶,结果说成了:“吃一个朋友,喝一个酸奶”,她灵机一动马上用一个小玩笑化解了失误。这样的失误在后来播音中越来越少,因为更多的练习,让他们越发自信和专业。
  严格要求是对所有播音员的标准,无论是老播音员还是新加入的同学。不论闲暇时如何放松、打闹、调侃,工作时大家是绝对的一丝不苟。郝丹阳回忆说,加入广播台时特别害怕自己的前辈,被批评是家常便饭,可现在她要说的只有感谢。如今,她对自己的“徒弟”也是严格要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全校师生呈现最好的广播节目”。 

  “我爱我们的家”
  如果问广播台的同学“广播台对于你们意味着什么?”你听到的最笃定的答案便是“广播台就像我们的家一样”,当被问到大学生活里最难忘的回忆,大家的回答都是:“在广播台里与大家一起奋斗的时光”。大家都是因为对声音的热爱走到一起,也是因为对声音的执着追求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新加入的实习播音员小雪说:“广播台与别的学生组织不同,这儿没有年级、级别的概念,每一次开会都像一个轻松快乐的大party,大家凝聚在一起,工作时也都干劲十足。”“这是一个没有功利性的集体,我在这里认识了很多人,学到很多东西,是广播台让我的生活充满快乐和精彩。”郝丹阳如是说。每当有成员过生日,大家总会想出各种办法给他一个惊喜。或是在广播中为他点上一首温暖的歌,或是大家把真诚的祝福藏在蛋糕里,这已经成为广播台的传统流传了下来。每次只要有广播台成员主持晚会,别的成员也都会组成“独家后援团”,到现场为他们加油打气。
  也许你无数次经过大礼堂门口,但你也许不知道二楼房间就是校广播台所在地。棕黄的门与雪白的外墙显得有些冷清,很难将这里与每天温暖的电波联系在一起。可当你走进广播台,立刻会被一份沉静、浪漫并且梦幻的蓝色包围。海蓝色的内墙,荡漾着星星月亮的蓝色窗帘,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静下来;墙上涂写着所有人俏皮的签名与涂鸦,让氛围一下子活泼可爱起来;窗前放置的便是广播设备,工作台上一尘不染,看得出大家对仪器设备爱护有加。新学期,在学校的支持下,广播台新增添了电脑、话筒和打印机等设备。很抢眼的还有靠在墙边的两个沙发,软软的缎子,以及一个可爱的大抱熊。想象一下,结束工作后或挤在柔软的沙发上,或席地而坐,像家人一样讨论交流,该是一种怎样的惬意。
  南信大广播台,就是这样一个团结的集体,一个温馨的家庭。在校党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下,广播台正努力地成长着。电波无痕,青春留声。时间会冲淡声音,留下的却是永不消逝的电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