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科研水平明显提高、各项指标不断突破、综合科研实力大幅提升……近年来,我校科技工作进展显著,成绩喜人。4月26日上午,我校第二届科技创新大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开幕。这是我校继2006年后又一次召开科技创新大会。
我校校领导李廉水、李刚、李久生、蒋建清、王尧、管兆勇、牛生杰、江志红出席并在主席台就座。开幕式由校党委副书记李刚主持。
校党委书记、校长李廉水在开幕式上做重要报告。报告以“树立了一个理念、推进了三个转变、实现了五个跨越”回顾总结了我校科技工作的主要成绩。2006年以来,“不做科研的教师不是最优秀的教师”如一针“强心剂”,极大激发了全校教师的科研热情和潜力。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青年教师博士化、科研激励政策等,我校的科研能力显著增强,并且推进了由个人科研向团队科研的转变、由大气科学一枝独秀向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转变、由校内科研向全球科研的转变。几年来,以“四高一专”为着力点,科技经费持续快速增长、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论文质量迅速提升、科技获奖不断增多、专利申请飞跃进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面对成绩,是“喘口气”、“歇歇脚”,还是再接再厉、趁势而上?李廉水校长在报告中深入分析了我校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取得多项改革试点、实现三方共建、学科评估第一等有利条件下,我校正处于持续发展的“瓶颈期”,与兄弟高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高水平科研产出偏低、科研集成度偏低,平台、团队和科技园建设亟需加强。
在谈到对于学校未来科技工作的设想时,报告勾画了“六个突破”的蓝图,即建成“2011”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的突破、实现国家重大基金项目的突破、实现国家三大奖首席专家和首席申报单位的突破。
报告言简意骇、条分缕析,李刚副书记在主持会议时要求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和领会大会报告精神,分析、查找本单位科技工作或科技服务工作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抢抓机遇、开拓思路、再谋跨越。
参加会议的还有政府和企业领导、各学院教师代表、研究生代表、全体中层领导及正科职干部。会上举行了我校三个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的签约仪式及三个校企研究院的签约和揭牌仪式。开幕式后,我校与企事业单位代表召开了校企(地)合作座谈会,各学院和各职能部门代表就大会报告进行了分组讨论。
校党委书记、校长李廉水作重要报告
校党委副书记李刚主持大会
分组讨论
开幕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