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人物】陆其峰:做个有用的人

2013-12-20来源:中国气象报作者:张格苗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何晓进 责编:何晓进访问量:129

  12月16日,在金碧辉煌的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内,掌声雷动。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99位获奖者陆续走上领奖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员陆其峰手捧金灿灿的奖杯,憨厚而朴实地微笑着,一如既往。

W020131217378081444006.jpg

 

  陆其峰在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现场。郭彩丽 摄影

  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

  壮实,憨厚。维吾尔族风格的条纹衬衫和短促有力的普通话发音,让人一下子想到他的故乡。

  1975年,陆其峰出生在新疆,父母是农民。小时候的他,没什么宏大的理想,就想做个有用的人。谁也没想到,农民的儿子长大后成了科学家,研究的还是远在太空的卫星。

  大学时,攻读陆地水文专业的陆其峰,一度想成为律师。为蒙受不白之冤的民众维护正义是他的理想。为此,他参加了中国政法大学第二学位考试,参考书都翻“烂”了。“可那一年招外校生的名额实在太少。”陆其峰很淡然。

  虽然没考上,但他还不停地为别人“办案子”。案子办多了,陆其峰开始思考,自己真的适合当律师吗?“不是所有律师都愿意为民请愿。”陆其峰说,“还是搞科学研究更加单纯。”

  这时候,潘晓玲出现了。她是当时国家973项目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也是陆其峰始终感念的恩师。1999年,陆其峰大学毕业,进入新疆大学干旱区研究所,给潘晓玲做研究助理。

  那一年,陆其峰坚定了搞科学的信念,也开始研究和气象相关的领域,并随后考入南京气象学院(现改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系攻读硕士学位。“最重要的是,潘老师奠定了我做研究的风格,一是要拼尽全力,二是要重视身体。”陆其峰说。

  潘晓玲是新疆大学搞科研的“女英雄”,由于太辛劳,年仅43岁就患病西去。恩师的英年早逝,成为陆其峰心头永远的遗憾。

  信任的舞台开出美丽的花

  2006年,博士毕业的陆其峰进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工作,这让他觉得自己很幸运。但这股高兴劲儿还没缓过来,又被另一桩好事儿“砸蒙了”。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中的第一颗卫星——“风云三号”A星即将在2008年发射。刚来不久的陆其峰即参与其中,主要做卫星资料的同化应用工作。

  “这是很大的信任。一般都是很有经验的人才有资格参与这项工作。结果,我6月份刚到局里,10月份就参与研究,第二年1月就有了一些成果。这种自我检验和自我肯定,感觉非常好。”陆其峰说。

  卫星发射的那一年,中国气象局首次有机会派一名专家去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交流和学习。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国家气象中心领导及“风云三号”卫星主要负责人的力荐下,局领导拍板决定:让新人陆其峰去!

  尽管中国当时已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同时拥有静止和极轨卫星的国家,但我国“风云”卫星直接观测数据还未被国际同行所接受,也从未定量应用于任何国际业务数值天气预报模式。陆其峰此行就是要填补这项空白。

  刚到欧洲,英语成了最大的障碍。平时字正腔圆的美式英语听惯了,结果那儿还有其他国家的人,说的英语都有母语味儿。一开始,陆其峰的工作必须和一个意大利人合作才能完成。“结果他一说话,我刚要开始听,他已经说完了。”陆其峰很无奈。

  凡事就怕认真。陆其峰每天抽出时间练英语,听一遍不懂,就听几十遍,直到最后弄懂。除英语水平突飞猛进之外,用同样的精神,陆其峰圆满完成任务。

  当时,在欧洲数值天气预报中心业务同化系统里有两个系列的卫星数据,一个系列是美国的,一个系列是欧洲的。陆其峰在这个系统里建起第三个系列,即中国系列卫星数据。这意味着他要把我国卫星的数据格式在欧洲系统上接通,生成辐射传输模式,订正误差,再把数据结果输出到欧洲的标准数据库,分析论证,评价效果。

  结果证明,中国气象卫星和仪器的工艺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准。最终,纳入“风云三号”卫星数据的欧洲数值天气预报系统预报精度提高了1%。

  “做自己的事业才能取得成绩”

  在欧洲的时候,除了工作之外,陆其峰几乎没和外人接触过。“平时也不觉得孤独,可是,到过年的时候,看着网络春晚直播,心里特别难受。”2009年除夕,陆其峰什么也做不下去。直到在春晚节目中,看到驻守边陲的士兵,陆其峰想,自己不也在工作吗?算是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了。

  “风云三号”卫星数据真正得到世界认可,是在2009年9月底举行的欧洲卫星用户大会上。15分钟的报告,陆其峰练习了上百遍,就是为了让外国人认可中国卫星的数据质量。报告一结束,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卫星数据同化应用的大师John Eyre(约翰·艾尔)先生激动极了,立即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和世界气象组织写信,肯定中国气象卫星数据的质量及其对世界数值预报的贡献,并建议把中国气象卫星数据向全世界发布。

  之后的三年,陆其峰几乎每年都会去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交流三个月左右。在每一次出访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领导和“风云”卫星技术组总要聚在一起讨论合作与任务方面的问题,确保他带着明确的任务出去,带着丰硕的成果归来。

  是什么对卫星数据的质量产生了绝对影响?陆其峰发现,在卫星上天后,仪器在轨性能参数可能发生变化,导致卫星数据不准确。他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气象卫星仪器在轨性能优化模型,不但优化了“风云三号”系列卫星数据,还在应用于欧美卫星后,发现、弥补了欧美卫星数据处理缺陷。

  如何配置卫星观测系统,卫星工程才能实现小投入大收益?陆其峰及其团队创建的实验室“气象卫星系统”仿真计算平台正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该平台,旧卫星的观测系统能够得到优化,新仪器的应用潜力也能得到评估。

  现在,英国气象局派专家来中国气象局学习、交流。日本、加拿大都在使用我们的卫星数据。“就连俄罗斯气象水文局,也邀请我们的卫星气象专家去访问。”陆其峰自豪地说。

  “我们一直在做自己的事业。如果一开始到欧洲,我研究的是美国人的数据,虽然不会这么辛苦,但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陆其峰说,“国家的发展为我们创造了机遇,而我的每一位同事都和我一样,把卫星气象当成自己的孩子,才能做成事业。”

  三人行,必有我师

  陆其峰一直强调:“在成长的过程中,从一线的技术人员到研究所、卫星中心、数值预报中心乃至局领导和仪器生产方,有太多人给过我指导和帮助。”他举了一个特别形象的例子:“有一天,你查了几百页文献,就是弄不明白一个问题,这时候,旁边的人提醒了一句,你就恍然大悟了。”

  在科研的道路上,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幸运的是,陆其峰有一群肝胆相照、坦诚相见的同事。此前,他花了四五年学习辐射传输理论等知识,却一直一知半解。一来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在前辈和同事的帮助下,他只用了半年,就把主要问题全部弄懂了。

  陆其峰清楚地记得,刚到欧洲时,因为长途电话太贵,他找了一种免费电话,但每次只能打10分钟。陆其峰不断地“骚扰”卫星的设计方、一线仪器负责人、仪器生产方和“风云”卫星系统的各级负责人。

  “我给好多人打电话,10分钟、10分钟地打。他们一点也没觉得麻烦。尽管我一个人在欧洲,但我身后有一个精诚合作的团队。”陆其峰为自己是这个团队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而他的团队也为他感到骄傲。时任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所长的张鹏和现任所长唐世浩对陆其峰给出了一致的评价:踏实、勤奋、谦虚。

  2009年,陆其峰开始协助其他导师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王根跟着他做研究快两年了。“陆老师最强调的,就是团队意识。有了别人的帮助,总会事半功倍。”王根说。

  除了团队意识,陆其峰最欣赏身体好、敢想敢做的学生。“我愿和我的学生一起学习,从他们身上吸取智慧和力量,携手并肩在科学的道路上奋勇前行。”陆其峰说。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3年12月20日三版)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312/t20131220_234428.html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