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2014-01-10来源:中国气象报作者:贾冰 黄笑颖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贾冰 责编:贾冰访问量:170

中国气象报.jpg

  看文献、做实验、听报告、写论文,每天早出晚归,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研一新生童兵的生活一点儿也不比考研复习时轻松。
  “周围的学习氛围很浓,大家都很自觉,大部分同学一整天都泡在实验室里,最晚的待到宿舍锁门前十分钟,踩点进宿舍。”该校大气学院研二的赵灿说。
  硕士至少发表一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博士3篇学术论文,其中至少一篇SCI期刊或不少于两篇权威期刊论文……这些起初来自南信大研究生院的外在“杠杠”,现在已经转化为研究生们的内在自觉。指望经历考研的“苦读”后“松一口气,玩一阵子”,不少研究生早就打消了这样的念头。
  提出要求的同时也提供了条件。近年来,除了针对研究生科研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外,南信大还通过组织高水平学术报告、开展英语强化培训、增进校际交流等,帮助研究生们开眼界、找路径、练内功。
  2013年7月中下旬,由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联合资助的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在南信大举办。为期9天的培训中,有耶鲁大学的终身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地气交换最基本的理论公式,有国外生态气象环境专家帮助大家拓展科研思路,有国内学者分享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还有来自11所院校的122名研究生同期交流学习。不少研究生大呼过瘾,“参与这样高水平的学术培训,为我们打开了科学研究的大门。”
  高水平的学术报告接踵而来。2013年10月,中国气象学会第30届年会在南信大召开,不仅专门召开了研究生年会,还带来18个主题、近500场学术报告;2013年11月,由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的2013年“大气成分的变化及其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全国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也在南信大举办,吸引了100多位博士研究生齐聚南信大。
  “这种‘请进来’,对研究生们激发是挺大的”,南信大研究生院副院长郭照冰告诉记者,“一年内多次举办全国性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也是教育部以及相关学术界对我校的肯定。”
  其实,不仅给同学们“施压”,学校、学院以及导师们也在自加压力。其中围绕提高研究生英语水平这一项,就费了不少心思。如在研究生英语课程中加入PETS-5内容,尤其是加强口语和听力方面的培养;改革公共英语课,进行分层次教学,注重实践应用性;建设一批优秀的全英文课程,帮助学生直接接受国际前沿学术知识。
  虽然宿舍、实验室、食堂每天三点一线成了不少研究生生活的常态,但却让大家乐在其中。
  由于考的是本校研究生,童兵从大四下学期开始,就几乎没错过与专业相关的任何一场报告。
  在2013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评审中,南信大共计获批108项,再创历史新高。“江苏省2012年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中,南信大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优秀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被抽检超过百篇论文的培养单位中位列第一。2013年,为了进一步鼓励研究生进行创新性研究,研究生院又为大家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竞赛等提供了便利条件,还配备了专门的老师给予指导。
  也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南信大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只有自主去学习、去研究,才有更多创新的可能。”郭照冰说。

  http://epaper.zgqxb.com.cn/article.action?dgId=944972183&pageId=3&articleId=15&date=20140109&jsId=148893&products=11010811-1&rightList=944972183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