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王鹏飞:守望气象

2014-01-18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张静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何晓进 责编:何晓进访问量:290

W020140117373964111570.jpg

1997年,王鹏飞伏案写作。

W020140117373964788109.jpg

2007年7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看望恩师王鹏飞(右)。

W020140117373965011583.jpg

王鹏飞九十岁抒怀。

  王鹏飞,祖籍浙江宁波,1920年12月出生于上海,2011年3月病逝于南京。我国著名的大气物理学家、气象史志学家、气象教育家和气象科普专家,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从起步至腾飞进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之一。1945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是该校气象系第一届唯一的毕业生;1950年投身新中国气象事业,任中央气象局工程师、编译室副主任;1960年调往南京,参加筹建南京气象学院、创建大气物理系的工作,是南京气象学院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将毕生的才智贡献给了中国的气象事业,为祖国气象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求学与成长
  王鹏飞早年就读于上海虹口启英小学和澄衷中学。澄衷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任该校校长,培养的优秀人才有秦瘦鸥、胡适、竺可桢等。发生在初三时的一件事情,让王鹏飞一直记忆犹新。1937年3月13日,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应邀回母校澄衷中学作演讲,学校指定王鹏飞负责记录和整理演讲稿。这次与大师的会面,给这个懵懂少年的心田播下了一颗气象的种子,他的人生始与气象结缘。
  1937年夏,王鹏飞考入了东吴大学附属中学。在此期间,钱君匋等人创办了进步刊物《文艺新潮》,王鹏飞负责刊物的邮寄与稿费事宜。《文艺新潮》曾刊发巴金、靳以、丰子恺等人的文章。王鹏飞以“乜如也”的笔名在该刊发表文章,笔名中暗含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蔑视。
  1940年夏,王鹏飞高中毕业,考入东吴大学物理系。王鹏飞喜爱物理,学习刻苦认真。这为他日后从事大气物理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年半后,由于日伪的监控,东吴大学被迫停办。1943年3月,王鹏飞历尽艰辛,几经辗转来到重庆,借读于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气象组。次年,气象组升级为气象系。这是我国高校的第一个气象系。1945年3月,王鹏飞顺利通过了中央大学的入学考试,成为了气象系的一名正式学生。
  王鹏飞就读中央大学期间,黄厦千任气象系主任,教师有涂长望、朱炳海、吕炯、赵九章等,师资力量强大。王鹏飞师从涂长望学习了《气候学》《中国气候》和《理论气象学》等课程。他学习非常认真,与陶诗言、黄仕松一起,成为涂长望在中央大学时培养的重要气象人才。在中央大学读书期间,王鹏飞还阅读了许多竺可桢的论文。作为我国近代气象史研究的先驱人物,竺可桢的论文,对王鹏飞有很大的影响和启发。他后来发表的多篇气象史论文,都是对竺可桢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1945年夏,王鹏飞在中央大学顺利毕业,成为气象系第一届唯一的毕业生。
  气象教育与实践
  1945年10月,王鹏飞到成都空军通信学校“空军气象训练班”报到,担任技术教官,讲授了《理论气象》《热学原理》等课程。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气象教育生涯。
  新中国成立后,王鹏飞积极投身祖国的气象教育事业。1950年4月,他被派往气象局与清华大学气象系合办的气象观测人员训练班,从事教学工作,所授课程为《普通气象》《热学》等。这个训练班为新中国培养了最早的一批气象观测员。1950年12月,王鹏飞到军委气象局的气象观测训练班任教,地点在北京市羊房胡同。1953年1月,气象干部训练班改为气象干部学校,王鹏飞任教务副主任。
  1953年8月,军委气象局划归政务院管理,改称中央气象局,气象干部学校仍留在军委,后改为空军气象学校(南京空军气象学院的前身)。王鹏飞亲自参加了该校的创建,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因此他很想留下来,终身为气象教学事业出力。但1953年底,他还是被调回中央气象局,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学校。之后,王鹏飞先后在中央气象局的测政处、编译室、宣传出版处工作。1958年负责北京东郊农展馆气象厅展览任务时,他设计了反映我国古代气象科学成就的版块,包括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甲骨文气象卜辞、古云图、唐代风力等级等展品。
  1960年,40岁的王鹏飞被派往南京,参与南京气象学院的筹建工作,任大气物理学系副主任。王鹏飞来到南京后,首先着手建立并完善大气物理学科,在大气物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编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南京气象学院建院初期,没有适用的教材供学生使用。王鹏飞先后编写了10余部教材,累计达几百万字。他编的《气象学》下册,包括了大气声学、大气光学、大气电学、高层大气物理学等内容,字数达50余万字,被作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气象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参考书;他与李子华合编的《微观云物理学》,深受师生欢迎。这些教材完善了大气物理学科的教材体系,为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大气物理教学方面,王鹏飞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他那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讲授,受到学生们的好评。他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常带学生进行实际观测,加深他们对学科知识的理解。1974年,王鹏飞曾带领第一届大气探测专业的学生到安徽北部观测冰雹现象。他教过的1960届和1961届本科学生中,有三位后来成为院士,分别是吴国雄、许健民、徐祥德。他们都曾表示,王鹏飞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自己日后的研究工作作用重大。在几十年的气象教育生涯中,王鹏飞不仅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本科生,还带出了一批杰出的研究生。他教授研究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严格要求,因材施教。他带的研究生中,有郑国光、赵清云等优秀人才。
  责任感与纠错心
  王鹏飞是一位秉性正直、具有强烈历史责任感的科学家。他研究气象史,最初是受竺可桢的影响,到后来则是出于一种历史的责任感。中国气象史研究,特别是中国古代气象史研究,在国内是一个冷门。人们不去研究它,一是缺乏兴趣;二是耗时耗力,难出成绩;三是对研究者要求甚高。它不仅需要研究者对气象学有精深研究,还需要深厚的历史与古文功底。
  王鹏飞不仅有深厚的气象学背景,而且文理贯通,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扎实的古文功底。他说如果没有人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几千年古代气象发展的历史将难为世人所知。
  在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召唤之下,年近古稀的王鹏飞,全身心地投入到古代气象史的研究中,成果显著:编撰了第一部中国古代气候学史;深化了对中国古代气象成果的认识;特别是在史料的整理发现方面,他撰写的《一个世界最早光象分类体系的探讨》《甲骨文气象卜辞类举》等十几篇文章,在学界引起很大的反响。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曾这样说:“在气象史研究方面,王鹏飞以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很高的文学修养,特别是对甲骨文的研读功底,将气象科技与悠久的历史文化相融合,多角度地考证了历史时期各类载体的气象历史记录与信息,开创了中国气象史研究方向。”这一评价十分中肯。
  作为科学家的责任感同样表现在他的大气物理研究中。他研究大气声学光学现象的目的之一就是用科学破除迷信、打消人们的疑惑,为民众拨云见日。每当发生奇异的天气现象时,如海市蜃楼、品字三太阳、奇怪的华晕,他就会马上作研究,给报社电台写文章,为民众答疑解惑。这对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大气现象,提高公众的科学认识水平很有意义。他还积极参加气象科普工作,撰写了大量科普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生活中的大气物理现象,普及气象知识。
  王鹏飞研究气象史的目的之一就是纠错,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他撰写的论文纠正了气象史上的若干错误。很多受访者都谈到这一点,比如王庆云就说:“他有的时候就是为了纠正一些东西。”苗春生教授列举了王鹏飞的三项重要考证。一是朝鲜雨量器,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雨量器。此前多认为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但王先生考证的结论是:中国的雨量图和朝鲜的雨量图各成体系。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争论,最终为大家所认同。二是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有学者发现,将张衡的候风地动仪复原后,不能预报地震。王鹏飞运用物理原理证明它是可以的,还绘制纵剖面构造图,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三是南京明朝古观象台遗址。人们一直认为是在鸡鸣寺,而王鹏飞经过考证,确定其在新街口现南京图书馆所在地。后来在图书馆开工建设时,确实发现了这一遗址。这些考证,在学术界影响都比较大。
  奉献余热
  1997年,77岁的王鹏飞从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系退休。退休后,他仍惦记着学校的学科建设和气象教育,为学校气象院所的发展建言献策。2004年学校改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后,二级学院相继组建,大气学科面临重组。他致信校领导,建议成立大气物理学院。经过专家们的调研论证,大气物理学院组建起来了。这个新成立的学院凝结了一位老气象教育工作者的心血。
  晚年的王鹏飞,受到多种病痛折磨,行动已不太方便,但他的研究工作仍在继续,依然笔耕不辍,100多万字的《王鹏飞气象文选Ⅱ》就是在他90岁高龄时完成出版的。女儿王达红深情回忆道:“2010年11月《王鹏飞气象文选Ⅱ》出版。当我们拿到医院去给他看时,他特别高兴。那时候已没什么精神了,还用颤抖的手在书上写,这本书感谢谁,送给谁。父亲就是这样,非常执着地按照他的既定目标在走,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国家的气象事业。”
  王鹏飞参与的最后一个重大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中华大典·地学典·气象分典》的编纂。《中华大典》是国家组织编写的一部中华古籍大型系列类书,1990年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启动,并列为国家级重点古籍整理项目,分为二十二个典,近百个分典。《气象分典》是《中华大典》重要组成部分,共八个总部。2009年7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承担了《气象分典》综论总部的编纂任务,李忠明院长聘请王鹏飞为顾问。
  当时王鹏飞已90岁高龄,而且刚做完双腿及小肠手术,身体非常虚弱,还忙于《王鹏飞气象文选Ⅱ》出版前的校对工作。但他还是欣然接受了邀请,为《气象分典》的编纂出谋划策,积极建言,希望科学、严谨、合理地建构框架,编纂出代表中国气象科学文化成就的精品。审阅部分初稿以后,王鹏飞又再次专程来到学院,就《气象分典》综论总部的编纂体例、资料收集、选择标准以及分类情况为撰写组成员解惑答疑。他高屋建瓴地将中国古代气象思想分为:万物有灵观、天人感应观、自然哲学观、人定胜天观等七个方面。王鹏飞思维敏捷,娓娓道来;听者如沐春风,如饮甘醇。
  2010年12月31日,新的一年来临之际,编纂小组到医院探望手术后的王鹏飞,病中的王鹏飞依然牵挂着《气象分典》的校对出版工作,关心着气象科技史团队的建设。仅仅两个多月后,2011年3月25日,91岁的王鹏飞溘然长逝,按照生前愿望,葬于学校之侧的龙王山上。他将永远凝视着这片辛勤耕耘过的热土,守望着气象教育的未来。王鹏飞就是这样,将自己的余热发挥到极致,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贡献给了祖国的气象事业。薪传不止,爝火不息,王鹏飞的学术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气象学人,奋力向前。

http://www.qstheory.cn/kj/kjrw/201401/t20140117_313870.htm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