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激发内生动力 引领学院发展扬鞭奋蹄

2014-06-27来源:江苏教育党建网作者: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吴琪琼 责编:吴琪琼访问量:250

滨江党委副本1.jpg

 

  如何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引领学院发展提档升级?如何向管理要效益,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如何为师生的个性成长创造条件,让他们与学院共同进步?近年来,滨江学院党委主动有为、科学作为,激发了全院师生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内生动力,使学院建设扬鞭奋蹄,迈上了新台阶。

  滨江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举办的一所独立学院。经过十二年的发展,学院现有9个系科37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近12000人,并且以“技能型、精英型、国际化”为导向,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点。面对超过万人的在校生规模和学院超越自我、再攀高峰的发展新要求,滨江学院党委不做“务虚派”,谋划在前,统筹协调整体工作;民主决策,维护和谐稳定局面;高举旗帜,稳步推进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引导,扎实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彰显特色,塑造高品位校园文化;切实当好学院发展和师生成长的领路人。

  学院继2012年荣获教育部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2013年申报的《党建紧紧抓住人才培养主线 功能教育工作法释放正能量》在全省作为经验推广介绍,并荣获全国二等奖。在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中,滨江学院榜上有名,名列第54。江苏有5所独立学院进入此列。

  一、营造氛围,激发“我要发展”的动力

  滨江党委深刻体会到,发展的第一步是要激发来自组织内部的强大冲动。通过每一位师生都能参与其中的一点一滴的小事,通过可感可学的身边人、身边事,学院党委让大家意识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外有压力、内有动力,凝聚起“我要发展”的强烈欲望。

  1、锻造学风一早一晚动真格

  在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学院严抓“一早、一晚”,即早操和晚自习。从进校起就组织学生每天在规定时间、地点集中早操和上晚自习,培养早睡早起、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树立集体观念、强化组织纪律,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尤其是一年四季不间断的集体早操,不仅督促同学们锻炼身体,准点吃早餐,更让第一节课的精神风貌和整体学风大有改观,对营造学院良好的学风起到了积极作用。包括辅导员在内的学生工作队伍也力行表率,带头早起,形成了严谨有序的工作作风。每学期,学院还组织“学风建设月”活动,“敦品励学,争先创优”、“我学习,我成才”、“自律、自立、自强”等一系列主题教育也在各系及全院范围内广泛开展。

  2、感恩教育一封家书立品德

  辅导员和家长通过家书的传统形式,与学生交流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予站在新起跑线上的年轻人有益的启迪。从2004年10月开始,滨江学院“一封家书”活动已连续开展8年,共搜集家书近万份,形成品牌。活动让学校、家长、学生三方进入有效沟通的良性循环,让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体味到亲情的温馨,体味父母的辛勤付出,从而学会感恩和回报,学会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学院还将“一封家书”活动的精华选篇集结出版,书中按内容分为“父母爱”、“母校冀”、“师生情”、“同窗谊”四个部分,成为感恩教育和大爱教育的又一生动教材。

  3、资助育人身边典型递能量

  身边的典型是最好的育人榜样,也是最能传递和激发正能量的。滨江党委组织撰写整理了近两年来学院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的优秀学子事迹材料,编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一书,分为“笃学创新篇”、“自强不息篇”、“敏行务实篇”三个篇章,充分展示了获奖学生的独特风采,呈现他们或勤奋求知、潜心钻研,或直面挫折、不屈不挠,或热心公益、创业实践的成长经历和心得体会。不少学生阅读后深受触动,不仅自觉产生了向先进典型学习的主观愿望,更明白了学什么、怎么学,评奖评优、资助扶困的育人效果得以最大程度的辐射开来。

  二、提升能力,坚定“我能发展”的信心

  无论对学院12000余名在校生还是教职员工,滨江党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师生个人成长创造条件,多鼓励、多肯定、多支持,让他们从一次次成功中提升能力,积累自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也为学院发展打造了一支得力的骨干队伍,坚定了“我能发展”的信心。

  1、党团共建立场坚定信念强

  在长期党日活动的实践中,滨江党委逐步形成了“323工作推进法”、“党团共建法”。“323工作推进法”即党建工作依托辅导员、学生党员以及学生组织三大队伍,借助平面、网络两大平台,突出向校内活动、课堂教育以及校外社会实践三大延伸。“党团共建法”即团的发展和党的发展同研究,团的活动和党的活动同规划,团的组织和党的组织同建设,团的干部和党的干部同培养,团的工作和党的工作同考核。确保了党日活动参与面广、覆盖面大,使得党日活动成为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增强党性实践锻炼的有效载体。

  2、一技多长就业深造有突破

  滨江党委坚持“技能型、精英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导向,并要求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树立一面旗帜,带动普通同学积极考取各类技能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积极参与各类竞技比赛。近几年,学生毕业时获技能证书率不断提高,2014届毕业生获证书率达到67.5%。其中100%的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各种技能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在学科竞赛获奖中,学生党员及积极分子达80%以上。同时,滨江党委通过学生工作队伍鼓励和调动学生考研积极性,为考研的学生提供全程指导,提供全面的考研服务和考研资讯。2011-2013年考研录取率连续三年创新高,2013年共有485名同学达到国家线,上线率14.9%,录取率11.1%,其中41名同学考入985及211高校,走在全省独立学院的前列。

  3、畅通渠道阳光竞聘能者上

  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学院的教育管理。面对年轻辅导员居多的现状,滨江党委高度重视为辅导员快速成长畅通渠道,尽可能地为辅导员技能培训、读书深造、职称评聘提供条件,同时在工作中尊重辅导员的劳动和创造,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2011年,学院还面向全体辅导员择优公开选聘9个系学办主任,共吸引了30名辅导员报名参与竞争。经过笔试、民意测验、面试等环节的全面考察,真正把作风过硬、能力突出、群众公认的同志选拔到学生工作一线。在其他岗位的队伍建设中,滨江党委也通过公开竞聘、述职答辩等形式鞭策、督促、激励,做到能者上、平者让,激活了队伍活力。

  三、创新机制,树立“我会发展”的规范

  滨江党委高度重视各类工作制度的建设与创新,以制度理顺机制、规范管理、促进公平、提高效率,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近年来,制定并完善了关于党员发展、选优评优、严肃纪律、优化学风等一系列制度措施,探索出“我会发展”的新路子。

  1、未雨绸缪三级体系健身心

  2011年以来,滨江学院无学生重大生命、安全事件发生,校园持续安全稳定,其中心理健康工作的制度创新功不可没。一是建立了独立的心理健康中心,配备了专职的心理健康老师;二是对全院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明确心理咨询工作重点关注的对象名单,也提高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三是编印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工作手册》,制定完善了相关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四是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院—系—班级”三级工作体系,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并进行专题培训,发放《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工作的预见性、层次性和覆盖面。

  2、精细管理经验教训互借鉴

  为了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理念,滨江党委还历时三个月专门编印了《滨江学生工作手册》,将日常形成的办事流程梳理出可以遵照的工作规范,将辅导员各自的丰富经验转化为可以推广的工作方法,将教育管理的关键节点串联成各司其职的工作制度。手册共计约75000字,分教育管理、团学工作、招生就业、学生资助等六大篇章,不仅全方位明确了人员职责、工作计划、办事流程等,还对辅导员培训交流、深入学生宿舍、值班等设定了量化要求,对突发事件如何处理、学生活动费如何申请使用、毕业生如何补办报到证等问题也进行了专门解答,拾遗补缺、释疑解惑、明晰标准、修正创新,使琐碎繁复的学生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繁而不乱。

  3、固本强基党员发展四个一

  滨江党委扎实推进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建设,党员发展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注重培养,实行“四个一”工程,通过一个完备的组织构架、一本完整的党建工作手册、一个考核系统、一个党建平台,加强对建党对象的过程管理。其中,《滨江党建工作手册》是学院多年来党建工作探索和实践的结晶,也是滨江学院党建工作的指导性手册,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手册》除了明确党员发展的程序和发展材料的写法、要求和审核要点外,还对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以及具有滨江特色的“两联系三服务”活动、“五个一”工程制度进行了梳理汇总,使常规工作“四季歌常唱”,特色工作“主题曲嘹亮”。《手册》更提供了党建工作年度安排和32个党建工作常用文书案例,使每位参与学院党建工作的同志一册在手,规范尽知。此外,在坚持“三投票三公开一答辩”制度的基础上,滨江党委还将会计系、经贸系、外语系作为党建工作试点单位,鼓励他们进行党建工作创新,试行成功后,在面上铺开。

  如果说学院整体工作是一艘船,那么党委就是这艘船的掌舵者;如果说学院发展是一盘棋,那么党委就是下好下活这盘棋的关键。滨江党委通观全盘、总揽全局、掌舵指航、落子有声,使全院师生心往一处想、腿往一处迈、劲往一处使,更在发展中创建了“和谐滨江、制度滨江、创新滨江”的先进校园文化,这也必将孕育和激发出学院发展更为强大的内生动力。

     http://www.ec.js.edu.cn/art/2014/6/25/art_11802_151816.html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