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院系传真

大气院举办第118期研究生“风云论坛”

2015-05-18来源:大气院作者:肖婷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周歆 责编:窦道阳访问量:127

  5月15日上午,大气科学学院第118期研究生“风云论坛”在培训楼N203室举行。刘鹏老师和施宁老师应邀出席并担任评委嘉宾,来自2012级的4名硕士研究生同学作专题报告,2014级硕士研究生张然担任主持。
  黄晓璐同学作了题为《近50年中国近海海温的变化及其与中国降水的关系》的报告。该报告利用EOF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CAM5.1数值模式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海海温明显增暖对中国降水的关系。施宁老师赞赏该报告内容充足,但要注意适当放慢语速。刘鹏老师建议在分析海温变化成因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水平温度平流,还要考虑垂直温度平流的作用。
  李智同学作了题为《大气对春季东海黑潮锋的响应特征及其机制》的报告。该报告从气压调整机制和垂直混合机制两方面讨论,创新点在于考虑了大尺度背景场的作用。两位评委老师就气压调整机制提出了一些疑问,并指出汇报时PPT的内容应该精简,最好不要有大段的文字。
  牛丹同学作了题为《冷暖季江淮气旋入海发展过程与机制对比研究》的报告。该报告运用常规统计方法、合成分析方法、物理量诊断法
以及数值模拟及海温敏感性试验等方法将2008-2012年间的江淮气旋分为四类,并对比不同类型江淮气旋入海发展过程及环境因子对气旋发展的相对重要性。刘鹏老师指出汇报时应该先介绍江淮气旋的定义,便于听者理解。并建议挑选气旋个例的时候应采取某种客观的统计方法,而不是仅靠肉眼观察,手动筛选。
  吴丹晖同学作了题为《近20年南海夏季风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孟加拉湾海表温度变化的联系》的报告。报告主要采用M-K检验,S-EOF,相关等方法。主要的创新点在运用了高分辨率的逐日海表温度资料来分析,而以往的研究大多利用季节、月、旬及候平均资料探讨了海表温异常、潜热通量变化、暖水扩张等因素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影响。评委老师认为该报告思路清晰,不足之处是内容太多,未能突出重点,并建议在每张图片上加上图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