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院系传真

大物院举办第91期ARL研究生学术论坛

2016-11-04来源:大气物理学院学办作者:陆烨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朱俊增 责编:阙华燕访问量:177

  10月31日,大气物理学院第91期ARL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培训楼N203举行。贺瑶, 贾梦唯,李皓,高雅琦4名硕士生同学作了精彩的报告。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论坛。

  贺瑶同学的报告题目是《长江三角洲PM2.5的外源输入污染与本地积累污染的对比分析》。该报告选取了合适的模式方案并利用观测资料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模式能良好再现PM2.5的分布规律及演变特征,也能合理反映气象场的变化,能较好反映观测点地理位置与PM2.5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先后关系,但对短时大风输入污染峰值的模拟偏低,对静稳本地积累污染的模拟效果好于短时大风输入污染。

  贾梦唯同学作了题为《南京市冷暖季环境大气PM2.5与 O3相反关系的机理分析》。该报告选择2013年—2015年南京地区常规污染监测资料,将CO作为一次气溶胶的追踪物,以日最高臭氧小时浓度作为衡量光化学活动水平的指数,考虑不同臭氧浓度下,南京地区二次气溶胶的变化情况,并且尝试对PM2.5中二次气溶胶生成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冷暖季PM2.5与O3呈现出相关性相反的观测特征,城市大气复合污染物相互作用对我国大气环境变化有重要影响。

  李皓同学以《南京市区郊区大气PM10、PM2.1中PAHs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题,对南京市区和郊区4个季节大气PM10、PM2.1中的PAHs的浓度水平、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和O3浓度与PAHs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AHs浓度的季节分布特征为冬季多,夏季少;气象要素、PM10以及O3对PAHs的浓度都存在显著影响,影响程度暖季(夏秋季)高于冷季(春冬季);南京受本地排放和周边地区污染源影响较大,秋季来自安徽地区的气团以及春冬季来自山东地区的气团有利于∑PAHs浓度的上升。

  高雅琦同学的报告题目是《太湖蒸发量变化特征的观测及模拟研究》。该研究采用太湖湖上平台避风港站2012年涡度相关法中潜热通量所代表太湖蒸发量分析其月变化及日变化特征,以及能量平衡方程中其他通量项变化特征,试图揭示湖泊—大气间水汽和能量交换特征。得出以下结论:从能量分配的观点来看,潜热通量作为太湖湖表净辐射能量的再分配中的主导项等。

  论坛现场听众同学就报告内容与报告人进行了积极的提问和深入的探讨,气氛十分热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