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姚素香:春风化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

2019-10-24来源:中国气象报作者:林雯 韩嘉南 丁志静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 责编:于杰访问量:766

“到了办公室,打开电脑,映入眼帘的是这个图。立刻决定了开学第一讲:台风。顺便和1913号‘玲玲’,1914号‘剑鱼’打个招呼:台风们,你们好!”“我是利奇马,不是沙琪玛。”这些妙趣横生的句子出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素香开设的课程公众号“Nuisters说天气”。用小剧本、小故事讲述深奥难懂的气象学,学生们纷纷表示,姚老师的台风带走了自己“永远背不下知识点”的烦恼。

答疑解惑画风“清奇”,科学知识不再枯燥

“记者:请问你有什么特点可以媲美热带气旋‘玲玲’,你看她颜值高,身材好,路径稳定,还是个‘业务能力强’的强台风。”

“胖姐:我,比她庞大。我们温带气旋的尺度是几千公里,而他们热带气旋也就几百公里。”

9月6日,在台风“玲玲”已经达到超强台风级别时,“Nuisters说天气”用“记者”和“胖姐”两个角色对话,发布了一篇“天气小剧场”。

“Nuisters说天气”微信公众号最近成了南信大校园的“网红”,这个由 《典型天气分析》课程衍生出来的公众号,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解答,并将严肃的科学知识说得令人捧腹,师生们纷纷在朋友圈转发点赞。

“天气学系列课程是大气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既有晦涩深奥的理论课程,也有画天气图等技能实践课程,因此我们团队一直在做慕课,希望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学以致用。”姚素香解释开设课程公号的原因,“由于信息公开政策等原因,《典型天气分析》 这门课目前制作成慕课存在很大的难度,但是其中的理论知识又非常难,所以我们便想到用微信公众号科普作为一种线下教学的补充。”

这个公众号于今年6月开设,当时正值梅雨季,姚素香团队便从梅雨系列做起。如何给梅雨各个系统定位?《副高是男主角,永恒的大boss;梅雨锋是女主角,妖娆、多变,还会“作”》《南亚高压是暖男,“爱暖如命的男子”》《西南急流长途跋涉来到江淮地区,他全身又热又湿,切变线心疼地看着他,说“辛苦你了,伙计”》等9篇梅雨系列科普文章,将梅雨家族的“爱恨情仇”讲得清楚透彻。“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考试了”,还没开始上课,但已经提前在公众号上预习的大二学生安澳华说。

虽然公众号才开三个月,但做科普的念头已经在姚素香脑中盘桓三年了。在姚素香看来,“发表十篇SCI论文,可能都不如让一个学生彻底学通弄懂更有意义。”

为了把文章写得更有趣,姚素香参考了大量的儿童科普书籍,并听取了自家孩子的意见。“只有孩子能看懂,这篇科普文章才算成功”,姚素香这样要求自己。

粉丝众多,更多师生加入“写手”团队

“Nuisters说天气”吸引了一大波学生。“我们有空就去逛逛老师开的公众号,经常笑得乐不可支。这不仅能扩充我们的知识库,对期末考试也有帮助。”大气科学学院大三学生张海阳说。除了学生外,气象部门的“新人”也是“Nuisters说天气”的粉丝。一些业务专家还专门联系姚素香,和她讨论其中的科学问题。

公众号开设以来好评如潮,姚素香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趣’达以上,但逻辑未满。以后希望能写成像章回体形式,增加篇与篇之间的逻辑性。”姚素香说,“我还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师生‘写手’加入,让这个号的知识和观点都更加多元,同时也能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做一点尝试。”

现在,在姚素香的发动下,学院有不少老师主动请缨加入“Nuisters说天气”团队。该团队有6名固定的教师成员,其中博士生导师祁莉教授就刚刚“贡献”了一篇《砸场的台风》。“说梅”系列文章压轴的两篇,则是本科生写的。

“这两天又有台风登陆,现在谈这个话题学生更容易有代入感。”姚素香介绍,“《认识台风》《砸场的台风》是台风系列的开始,后面还会有台风的形成、被除名的台风等一系列科普文章。”

除了已经开始的梅雨、台风系列,未来,姚素香还打算结合季节特点,和学院老师一起开设强对流、北方气旋、寒潮、春雨等专题。选题同时也会结合老师的关注点,如团队中在纽约访学的韩婷婷老师就正在酝酿“说说纽约天气”一文。

除了“Nuisters说天气”的微信公众号,姚素香的慕课也在学生中远近闻名,她同时参加了 《天气学原理》《天气学分析》的慕课录制。长望学院大气科学实验班由于采用定制式的教学计划,《天气学分析》的课时有所删减,学生们便主动通过慕课平台进行远程学习。“看完这门课的前言部分就已经被吸引了,整个课程完全能满足我们自学的需求。在课后的讨论部分,老师还给我们一一点评,指出我们绘图的缺陷。”大三学生吴振豪说,“接近期末考试时,团队里秦育婧老师和杜宁珠老师还专门录制了示范画图视频,感觉特别暖心。”

利用新媒体手段教学,姚素香可谓驾轻就熟。早在2017年,姚素香就用微信小程序“雨课堂”,与学生在线讨论、交流。内容不拘泥于课本、更不拘泥于课堂——“天气热了,请问这是受什么影响”“天上的晚霞很漂亮,请预测明天的天气。”

根据当时的天气状况,姚素香会随手发个题目,供大家讨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主参与其中。“通过这种学习模式,我们还能挖掘到不少好苗子。”姚素香说。让她印象最深的是2019届的辛黎嵘拓同学,他常常能在线上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后来我对这位同学特别关注,常常和他沟通交流,他即将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继续深造。我们 《天气学分析》慕课的宣传语就是他参与完成的。”

“姚大师”带队,倾情奉献教学

线上教学“呼风唤雨”之余,姚素香在课堂上也因随和幽默、有问必答,被学生亲切地称呼为“姚大师”。

她将生活中的“天气产物”带入教学,使“高深”的专业知识更加“接地气”,学生们经常能在课堂上发现昨天的大雪、今天的雷雨。

教室里还经常能看到学生们在讲台上“指点江山”。台上的学生讲解得面面俱到,台下的老师与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翻转课堂是很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角色互换,不仅能发现自己授课中的问题,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姚素香说。

在学生眼中,姚素香是热情负责的“姚大师”。而在姚素香看来,团队中的每一位老师都是真正的“教学大师”。课后,每个老师每次都要批改80-200份作业,同时负责慕课的制作更新。忙里偷闲时,六位志同道合的女老师会以“美少女天团”自娱。比起有经验的老教师,年轻老师们对教学的创新与奉献更让姚素香感动。集体备课时,她们有层出不穷的新主意、好点子;办公室外,年轻老师们走进老教师的课堂旁听,其中刘佳老师一听就是三年。

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姚素香在本科教学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了平衡教学科研和生活,姚素香每天四点起床工作,连送孩子上辅导班时也在一旁备课,“常常受到其他家长的侧目”。“但这些都是值得的,没什么比教书育人更让一个教师有成就感。”姚素香说。

http://epaper.zgqxb.com.cn/epaper/index/item_read?id=201017中国气象报9月20日03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