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院系传真

法政学院举办第四期“行政为公”青年学人工作坊

2019-11-13来源:法政学院作者:李志强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 责编:访问量:401

  11月7日下午,法政学院行政管理系在逸夫楼S233会议室召开了第四期“行政为公”青年学人工作坊活动,本次报告人是来自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的刘凤博士,博士后,她做了《重心下移如何提升治理效能——研究设计及投稿经历》的精彩报告。刘博士以基层治理效能提升为研究目标,以重心下移的独特过程视角,从结构调适的要素集群,重点聚焦资源、结构和效能三角模式,围绕“重心下移ー结构调适一效能提升”的主轴,融社会学结构场域理论与管理学效能理论于一体,创新性提出基层治理结构调试思路,利用效能工具和能力价值结合的手段,论证了基层治理自主性和有效性的逻辑关系。

  报告会由行政系支部书记熊烨老师主持,熊老师首先简单回顾了前三次“行政为公”青年学人工作坊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工作坊的性质、功能和机制,并宣布了“地方生态治理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的正式成立。随后刘博士就重心下移如何通过结构调适从而实现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问题设计、视角选取,路径构建和方法选择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释,并详细解读了投稿和退修的历程和经历,给与会者深刻启发。报告结束后,行政管理系主任李志强老师对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从问题意识清晰,选题视角独特;学理思维规范,论证逻辑严密以及材料深度融合,研究方法新颖三个方面对报告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点评。并指出在十九届四中全会最新提出的制度提升治理效能的新要求下,结构调适的思路,虽然带有某种探索风险,但从一定程度上能够迎合地方治理和政治发展制度创新的需求,并且这种创新也恰能反馈治理效能提升的趋势,这种前瞻性和探索性魄力也正是学者学习的重要方面。此外,李老师还结合自身的研究感悟,对有关基层治理的看法与报告人进行了深入探讨。来自南京林业大学的马超峰博士在肯定报告选题具有现实性,论证规范之余,也指出了案例选择的依据不足、缺乏比较和碎片化等问题,建议对案例的分析需要进一步从资源、制度和认知层面加以阐述。南京理工大学的宁超博士更是从基层政治发展特征、地方治理结构和行动等基本逻辑相关的七个层面指出了文章需要深化的观点。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李宁博士提出了治理效能的提升应该更加注重相关依据的呈现和论证。此外,行政系的张胜玉老师、徐倩老师、公共事业管理系的王娜老师、法律系的冯寿波教授以及南京理工大学的许燕博士等,也分别从论文的写作方法、框架清晰化、结构设计规范化及基层治理主体性等几方面阐释了各自的观点。同时,参会的行政系的同学也参与了积极的讨论。

  熊老师最后做总结发言,他对刘博士的报告进行了充分肯定同时指出,学术研究应该突破学术壁垒,在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层面要进行必要的学科建构,才能对复杂性的基层治理问题产生新认知。熊老师还阐释了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指出定性研究重在经验判断,案例研究面向方法,包含了干预性、准实验特性的变量分析工具和过程-事件追溯的两大架构。建议青年学者应该在实证研究方面勤于学习,认真探索。

  “行政为公”青年学人工作坊是法政学院和行政系重点打造的常态化学术活动之一,以“发掘非常态问题,提炼一般性规律”为宗旨,凭借高水准理论诠释,批判性学术争鸣和全方位深度参与的特色,积极打造南京高校及长三角兄弟院校青年学者学术共同体的开放性学术平台。活动开办以来,得到了南京兄弟高校的关注和支持,逐渐塑造出品牌效应,提升了学院的学术影响力。

活动现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