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5位毕业生参与,"南信大航天气象天团”为“长五B”飞天护航

2020-05-11来源:紫金山新闻作者:林雯 谈洁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 责编:林雯访问量:306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背后,有这样一群航天气象人观测风云把脉天气,将莫测的气象变数化为“有数”,为火箭飞天找准最合适的“气象窗口”。今天,记者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获悉,为本次发射提供“气象保障”的天团中,有5位毕业于该校。

樊晶

樊晶

“按计划火箭将在5月5日18时00分发射,因此我们5日凌晨4:30就起床赶赴工作岗位了。”本次任务,该校1997级校友樊晶和2006级校友甘思旧在文昌发射场做现场保障,2003级校友赵小平和2007级校友贵志成则在海口办公点进行数据和技术支持。“我们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当天天气又很‘给力’,因此虽然紧张,但仍稳中有序。”樊晶说。

24小时不间断的值班、高频次的会商,气象保障团队的每个人都绷紧了弦。他们每隔几分钟监看一次雷达、查看一次观测数据,实时进行分析与报告,在火箭发射前的12小时、8小时、4小时、2小时发布定点、定时、定量的精细化预报。除了对降水、雷暴、大风等天气现象的常规预报,航天气象人还必须考虑到高空风和电场对火箭飞行的影响,他们将地面到2万米高空分为80层,逐层进行高空风的高精度预报,同时全天候监测发射场地面电场的变化,“气象保障工作绝对不允许出现一丁点错漏”,樊晶说,直到火箭发射后航天器成功入轨,大家悬了一整天的心才放了下来。

贵志成

贵志成

对航天而言,运载火箭、发射场建设、气象保障条件等缺一不可,其中气象条件是“发令枪”。“我们常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以说气象条件是决定火箭能否顺利实施点火的最后一道关卡。”谈及自己从事的工作,樊晶满是自豪。

“自二月份接到任务以来,我们就开始全员轮岗值班,周末偶尔可以回家一天,最近大半个月更是一天也没回去过。”甘思旧说,从火箭发射到入轨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在发射前几个月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我们的工作就是确保每项设备、每一个关键节点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在火箭发射之前,火箭的垂直转运过程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4月29日,长五B进行垂直转运,让甘思旧印象深刻的是,4月28日会商时,他们重点关注了29日白天文昌场区低层东风转东南风的风向转换过程,判断这将会带来小范围、短时间的弱降水,虽然不会对火箭转运造成实质影响,但仍要引起警惕。由于4月28日之前已经连续多日晴空万里,其他部门都对这次的预报结果存疑。虽然心里有些委屈,但气象保障组仍旧坚持科学分析的结果,发出了降雨预报。

吕道凯

吕道凯

第二天上午,在火箭转运过程中,天空果然飘起了蒙蒙细雨。此时气象保障组办公室电话声此起彼伏,发射场各个部门都担心雨会越下越大,从而影响正在进行的转运工作。在前期充分会商的基础上,樊晶斩钉截铁地在电话里说道:“间歇性零星小雨将在1小时后停止”,这打消了大家的疑虑,最终火箭按计划顺利地从测试厂房转运至发射塔架。

2014年才参加工作的贵志成是“南信大航天气象天团”里的“老幺”,此次任务给了他很大的压力,“由于疫情的影响,客观上造成了暂时的人力短缺;再加上此前中国航天两次发射失利,我们心中都憋足了一口气”,当看到火箭成功入轨的一刻,他整个人都兴奋地跳了起来,“仿佛又回到了第一次完成任务的现场。”

“受到各种原因影响,这次长五B的任务时间跨度3个多月,对一线航天人而言,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是很大的考验。”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测试站安全部部长、该校2000级校友吕道凯说,航天发射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对发射场而言,主要有测发、测控、通信、气象和勤务保障五大系统,一次任务成功完成的背后,都有千千万万个航天人为之奋斗,“他们每个人都是英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