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高水平论文人均一篇!搞科研,本科生也有春天

2020-09-11来源:南京晨报作者:王晶卉 严常坤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 责编:严常坤访问量:568


本科生究竟如何做好科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许小龙老师,带着9个本科生和3个硕士生的学生团队,近两年人手一篇高水平论文,在南信大被称为“信息创新先锋队”。前不久,国际顶级学术会议IEEE ICWS 2020及中科院1区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又公布了论文录用结果,由许小龙指导的计软院201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申博文、软件工程专业方子介分别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被大会和期刊全文录用,论文由许小龙课题科研团队合作完成。

“我已经有两篇高水平论文了,但文章能被顶级学术会议录用,还是感觉挺幸运的。”申博文一句“幸运”背后,是他两年来的不断努力。早在大一下学期,他就进入了许小龙的课题组,跟着许小龙和师兄师姐从事相关研究,许小龙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使申博文的科研状态较早地实现了从“自然生长”转变为“迅速成长”,并为以后的学术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基础素质和拼搏劲头不可少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研人员?”许小龙对学生的科研素质有几方面要求,一是数学和英语基础扎实,二是要坐得住,三是葆有上进心。

许小龙的研究方向是云计算、边缘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这些领域需要进行大量的外文文献阅读和高阶计算,“学生具有良好的英文和数学功底,这可以为他们‘宽、厚、实’的科研打下基础。”许小龙说。譬如近期团队正在进行车联网服务部署关键技术方面的相关研究,其中,需要利用分布在网络边缘的计算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环境和云服务器的功能。“这里面必然要涉及大量的数学计算。”许小龙表示,如果学生数学功底好,就可以较快地进入计算研究状态。

学生在科研过程中难免会觉得枯燥,通常会时不时产生自我怀疑,特别是暂时看不到成果时:自己正在做的东西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去干?“学生走上科研这条路,将要长期坚持几十年做着一个事情,这不容易。”许小龙坦言,忙着研究的时候,整天就是和文献、机器等打交道,外面的喧嚣似乎都与自己无关,这要求我们能够耐得住寂寞,专心做好一件事。

今年刚刚进校读研的田昊,本科来自普通三本学校,目前已经决定跟着许小龙做科研,现在一有空闲他就来到许小龙的办公室自习,方便有不懂的问题随时请教。“大学四年,他没有过得浑浑噩噩,而是在各方面尽力做到最好。我很欣赏他。”许小龙说,具有这种拼搏精神的学生,做科研一定差不到哪里去。

“吃透”好文献打下基本功

没有课的时候,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申博文都会在固定的自习室,进行经典文件的查阅和精读,在第一篇SCI论文出来前,这项工作他坚持了近半年。申博文介绍,他在查阅文献时,会花大量时间阅读文章,仔细推敲文章内容,逐条查阅文章参考文献,并用作者的数据复盘计算过程,以便真正读懂文章。“只有将这些好文章吃透,我才能逐步建立问题意识,写出属于自己的论文。”

“本科生们常为写论文缺乏创新、独特的专业见解而苦恼。”许小龙说,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是需要时间的。为了解决大多数学生在科研选题、论文写作方面的普遍问题,许小龙会建议他们大量地阅读国外顶级期刊的最新论文,有不懂的地方再和大家交流沟通,以此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文献分析能力和口头陈述能力,打下扎实的科研基本功。

“在许老师的引导和督促下,我们团队的学术氛围浓郁,同门师兄妹们都是马不停蹄地看文献,做新选题。”方子介介绍,他大一期末时,通过文献的阅读发现边缘计算在为车联网中的车载应用提供低延迟的服务方面,有着非常好的表现。然而,由于不同车载应用所需的服务内容有一定的相似性,重复地处理相似甚至相同的服务内容,会导致边缘服务器中存储、计算和带宽资源的巨大浪费。为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许小龙的指点下,方子介探索出了在车联网边缘计算环境下,通过交通流量预测实现计算卸载和内容缓存的方法。“在南京交通轨迹大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证明,我提出的方法可以显著减少车载应用服务的延时和能耗。”方子介说,也正是这样的发现,让他的论文能够被顶级期刊录用。

此外,在学校和计软院的支持下,许小龙还鼓励学生多出去参加科创比赛和学术会议,“不少比赛是国际认可的高含金量学术性比赛,经过层层选拨的奖项代表着学生们的学术能力。”许小龙说,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创比赛或是参会宣讲论文,对于他们而言,既能认识到自身不足,看清与别人差距,也是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

科研创新的过程比成果更重要

“学生在科研过程中的成长和在探索中对未来的规划,这才是难能可贵的经历。”许小龙对记者说起来了自己在南信大本硕就读时的往事,他表示自己从母校出去,再回到母校工作,清楚地知道南信大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锻炼,“相比成果,我更重视学生的创新过程。”

许小龙表示,现在不少学生会在意能否发表顶级刊物或者获得国家和省级奖项,这种过于执著于成果的态度有点浮躁,好的结果只是件锦上添花的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取得了哪些经验教训、受到了哪些教育最重要。”

“对我们团队来说,一篇论文的完成,大致分为这样过程:发现研究的问题、找到合适的方法、实际的动手操作。”申博文说,这过程不是一个直线发展,他可能随时随地都要处理突发状况。

 跟申博文不一样,许小龙的学生、2018软件工程的黄祺赫认为,接触科研的收获,是培养了自己吃苦耐劳的毅力。“文献搜索好似大海捞针,开组会听了小半年才听懂,写英文论文一天只憋出一点点……”黄祺赫这样形容刚进组的状态,他说那时刚踏进科研丛林 “两眼一抹黑”,简直“弱爆了”。

由于知识储备不足、英文能力有限、科研思维欠缺等原因,黄祺赫在课题组中很快就认识到了自己的弱势地位。“谁还没点焦虑,自己克服克服呗,不懂就追着师兄师姐问,实在搞不懂了,再问老师。”黄祺赫说。

黄祺赫形容自己是个要强的人,因为被许老师的科研热情和严谨的学术规范所感染,为了找到自己的学术归属感,他就一点一点啃英文文献,寒暑假在家写论文经常凌晨两点才睡觉,乐此不疲地上下求索。“终于,今年五月底,我也在IEEE旗下物联网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IEEE IOTJ上发表了一篇中科院一区的期刊论文。”黄祺赫开心地说,“面对科研中不断出现的挫折,自己承受住了压力和辛苦,想想挺佩服自己。”

通讯员 严常坤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王晶卉

http://inj.pzhkj.cn/h5/#/pages/new-detail/new-detail?id=1739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