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江北新区科技镇长团:助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21-02-08来源:交汇点作者:肖秋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 责编:访问量:1367

作为全国第十三个、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成立五年来,创新已经成为江北新区发展最鲜明的底色、最内在的基因。作为一支服务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特殊队伍,江北新区科技镇长团在团长俞书平的带领下,围绕“两城一中心”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在政产学研金对接、人才团队创业、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优质资源引进等方面做出了不凡的业绩,在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和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中显示了责任与担当,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坚持问题导向,形成创新思路

科技镇长团是江苏打通产学研“最后一公里”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实施十余年来,在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能力增强、创新生态优化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俞书平2019年8月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派驻到江北新区,担任省第十二批科技镇长团江北新区团团长。

“一个团长九个兵,队伍是搭建起来了,但如何让他们发挥出巨大的合力,服务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是我需要深入思考的首要问题。”挂职伊始,看到信心满满、跃跃欲试的9位团员,俞书平打心眼里高兴,但他同时又有点担忧:团员们都是从高校或机关派驻来的,科技镇长团的工作环境与服务对象都跟原来有很大不同,团员们能顺利实现角色转变吗?如果工作中找不到方向,又该怎么办呢?

为此俞书平在深思熟虑后,要求团员们在工作中牢记“三问三答”:我是谁,我能做啥?我的后方是谁,他能做啥?新区是谁,他需要啥?答案是:我是学生也是店小二,我的后方是集人才、科技、政策、智力于一体的资源库,江北新区的战略使命是打造国家自主创新先导区、长三角现代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同时叠加了自贸区,具有“两城一中心”的清晰发展方向。有基于此,俞书平对江北新区团提出了以服务求支持、以聚焦求成效的工作思路:服务团队、服务后方、服务岗位、服务企业,在服务中获得需求和支持,在服务中融入新区;围绕“两城一中心”产业发展方向,做好政产学研金对接、人才团队创业、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优质资源引进四大版块工作。

坚持党建引领,形成制度优势

“我们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党建带团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俞书平告诉记者,省第十二批科技镇长团江北新区团虽然一共才9个人,但高度重视组织制度建设。在组织架构上,科学设置工作组,合理分工,让团员们人尽其长;制度建设上,查漏补缺,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的日常管理、工作例会、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制度体系,尤其是2020年4月出台的《江北新区科技镇长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极大地激发了团员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要想真正融入新区,融入到工作中,必须形成服务价值共识。”为此俞书平要求每位团员认真学习《关于建设南京创新名城若干政策汇编》和《南京市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加强对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文件学习,熟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路径。在服务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共识基础上,民主协同、科学决策,推进团员之间感情共融,努力用内心的真诚和温暖实现正能量的有序传递。

走出去摸需求,请进来汇资源

有了清晰的工作思路,江北新区团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路径、载体建设。“我们给每位团员都制定了个性化的工作清单,搭建了‘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互动的良好运行机制,大家都清楚地知道干什么和怎么干。”俞书平说。

江苏省第十三批科技镇长团江北新区团成员合影

为服务江北新区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团员们发扬“铁脚板”精神。一年半来,走访调研区内产业平台及企业120余家,充分了解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人才和技术需求。在“请进来”方面,江北新区团充分利用好后方资源,招才引智,建立了专家技术库、积极搭桥梁促合作,促成技术服务10余项,引进300多名大学生来江北新区企业实习工作。

为推进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推动南京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江北新区团前往国家知识产权局、上海临港自贸区、深圳前海科创中心、厦门自贸区,学习先行先试区成功经验。邀请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主任邢厚媛、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中化集团以及南大、浙大等一批专家到访江北新区,指导推进相关工作。

江北新区团团长俞书平(左二)带队走访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

为宣传推介新区,引进创新资源,团员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前往中科院、北大、清华、中科大、上交大、中山大学近20余所科研院所的技术转移部门,了解技术供给。一年半来,共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团队、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中科院、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中心、清华、复旦、南大、浙大、中科大、天大等150余人次的院士、专家到访江北新区,进行项目路演,洽谈合作,促成合作近20项。此外科技部高技术中心副主任卞曙光、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刘红斌等行业主管也受邀来江北新区考察指导,对新区产学研工作把脉问诊,出谋划策。

以品牌树窗口,以智库赋能量

“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一年半以来在俞书平的带领以及团员们的努力下,江北新区团在品牌活动、项目落地及智库赋能方面,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在省科技镇长团积分考核系统中的产学研对接、引进人才、重要导向三个核心指标,新区团在全省106个团中分别排名第1、第6、第1。

“江北创行”产学研金沙龙目前已举办环保、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9个专场,邀请企业家、投资人、专家等600余人参与;“新区之光”招聘会积极配合南京聚新活动,走进南大、南医大、南信大、南工大。2020年10月,在江北新区团的组织下,省教育厅、江北新区管委会和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第二次理事会暨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研讨会”在江北新区召开,发布了《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南京宣言》,来自长三角116家高校的逾200名代表参会。

人才项目落户方面,江北新区团成功引进北京大学、南医大等国家级、省级人才近20人落户新区创业,2人成功入选“创业江北”计划;促成15项科研成果在新区落地转化,辅导3家企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了省高投毅达资本和省属国企120亿元基金落户新区(已到位35亿元);同时还成功推动了南京大学—伦敦国王学院、中国气象谷、龙华智谷等建设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北新区团团员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共有5名团员创业落户新区,牵头创办和直接推动了南工大王玉斌、南大华子春教授团队等3个新型研发机构落地建设并获市级备案。

江北新区团赴清华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调研学习

江北新区团的团员们多来自于高校院所,发挥智库赋能作用也当仁不让。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向江北新区生命健康办、江北新区管委会提交了相关调研报告5份。尤其是为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破解产业复合型人才短缺的难题,围绕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两大主导产业方向,江北新区团向管委会建议发挥江北新区的主导作用,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整合新区新型研发机构和领军型企业,共同建立新型高等研究机构——扬子江高等研究院,江北新区团向管委会共提交了2万余字的扬子江高等研究院建设方案,为江北新区成立集成电路大学、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有热情有温度,新区团再出发

江北新区日前交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绩单:人口净增80余万,引进各类人才39万人,其中诺贝尔奖得主、中外院士等知名专家超60位;建成新型研发机构84家,拥有技术转移中心和工程中心100多个,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GDP净增超1000亿元。

五载芳华结出累累硕果,这其中也包含着江北新区团所有团员的辛勤汗水。作为江北新区团的团长,俞书平也获得留任。“上一批9位团员中,有6人积极表态希望能继续留在团队,这足以说明江北新区环境有热情、有温度。”让俞书平更加开心的是,今年江北新区团又增加了1名团员。“能为江北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服务,我们既感到使命光荣,也深知责任重大。江北新区团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推荐的高端人才还不多,引进的高新科技项目真正落地的还比较少,工作力度和工作作风也有一些欠缺。下一阶段我们将加强学习,改进作风,担当作为,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和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在这里,你一定可以看见最近的未来。”俞书平对江北新区的发展充满信心。

新年寄语:庚子辞旧岁,实属不易;辛丑迎春来,牛气冲天。值此万象更新之际,江北新区科技镇长团全体团员祝福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如火如荼,渐入佳境,恭祝全市人民阖家幸福生活美,健康团圆过大年!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