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揪出蓝天下的“隐形杀手”

2022-07-21来源:江苏教育报作者:林雯 王玭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 责编:林雯访问量:403

怀着治理臭氧污染的满腔热忱,多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副院长、大气环境生态效应团队领衔科学家冯兆忠一直坚定地耕耘在生态环境领域,“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晚上7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尚贤楼6楼的会议室热闹非常,包括中国和欧洲学者在内的大气环境生态效应团队正和来自日本、韩国、印度的团队开展线上研讨。不久前,由南信大领衔、多方共同完成的关于“臭氧污染正在大量吞噬东亚粮食”的研究被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食品》刊发,这项跨国研究还在持续深入。

这样的跨国会议每月都要举行,大气环境生态效应团队中的20余位教师和学生都要参与并轮流作报告。“臭氧正在对我们的粮食安全构成威胁,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国科学家一道,在更广泛的区域开展协同攻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副院长、大气环境生态效应团队领衔科学家冯兆忠说。

国际“顶流”团队,从人人“下地种田”开始

前不久,在扬州江都南信大野外实验与示范基地,大气环境生态效应团队的几位中外知名专家带着青年教师和学生每日“种田”,探究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对稻麦农田生产的影响。为了第一时间获取科研数据,他们戴着草帽,穿着胶鞋,凌晨4点就起床“下地干活”。“在生态环境领域,闭门造车做不了研究。”这是这支年轻团队的共识。

作为教育部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A类“百人计划”研究员,冯兆忠亲自带头,要求团队所有成员定期“下地种田”。“随着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加强,近年来大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显著降低,然而地表臭氧污染问题却越发严峻,已成为我国夏季大部分区域的首要空气污染物,甚至成为北半球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冯兆忠介绍,地表的高浓度臭氧危害人体健康,会降低粮食产量并抑制森林生产力,而且有时候天越蓝臭氧浓度就越高。

此前,冯兆忠在日本、美国、瑞典等多个国家学习工作,曾作为亚洲的唯一代表在瑞士举办的高登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并受邀担任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IUFRO)第 8.04副主任。带着治理中国臭氧污染的一腔热血,2013年,冯兆忠选择回国,并于2019年加入南信大,组建了大气环境生态效应团队。

团队围绕臭氧污染的“危害监测—生态过程—影响机理—生态风险”这一主线开展了系统性研究,揭示了不同地带性植被的臭氧敏感性差异,为全球模型预测臭氧污染下的全球森林植被碳汇潜力提供了中国区域的数据支持。团队还确立了中国植物的臭氧剂量/吸收量临界阈值,并评估了臭氧污染对我国森林生产力和粮食产量的区域影响,该成果连续多年被欧盟国际合作计划的“空气污染对植被影响”年度报告引用。

“科学研究最终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否则再高深的学问也只是空中楼阁。”在冯兆忠看来,团队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更准确地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空气污染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揭示我国当前臭氧污染的生态环境区域效应,为我国大气污染的生态环境效应的控制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协力高飞,“雁群”作战火力倍增

加入南信大后,冯兆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师生在扬州江都搭建了国际一流的多气候变化因子模拟平台,并吸引国内外学者加入其中。大家紧紧围绕大气环境生态效应的不同方向协同作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与单只飞雁相比,雁群的飞行能力会呈几何级增长。我们就是要发挥雁阵效应,在协同合作中推动团队战斗值倍增。”冯兆忠打了个比喻。团队有着非常明确的合作分工和管理机制。冯兆忠进行全方位把控,确保在一个大框架下每个人都有一个“主攻”方向;每一部分成果出来后,再由首席操刀整合做“大文章”,让各项成果有机结合。团队每周日的组会所有师生都必须参加,每一个教师的项目申报书、论文,冯兆忠都会逐字逐句亲自修改。

团队中来自塞浦路斯的Evgenios教授是冯兆忠在日本东京大学工作时的好友,他近期的研究重点是城市植物对空气污染物的吸收反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1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排行榜中,Evgenios教授同时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两个榜单。Evgenios坦言,选择从日本到中国并加入南信大,除了对好友统筹协调能力的信任外,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科研大国,而且非常重视科研合作”。

团队成员徐彦森年纪轻轻就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了10篇SCI论文。“冯老师的推动力非常强,每个人都下意识地保持‘强力输出’的状态。”徐彦森说。应用气象学院副教授纪洋的感触则更深。2017年时纪洋曾陷入迷惘期,科研进展缓慢。2020年,纪洋申请加入大气环境生态效应团队。“虽然忙碌,但是有底气、有目标,”纪洋说,有人帮助厘清方向、指点迷津,“自己就找到了主心骨”。

学生“试用”导师,野外练就“十八般武艺”

与对团队老师的严格态度不同,冯兆忠对学生的要求更宽容些。只要能完成任务,并不强制他们每天“打卡报到”,相反他还常鼓励学生多往外跑,“对野外实验有浓厚的兴趣,是做好学问的第一步”。

团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申请加入的研究生,都要提前学习,入学前的暑假要参加野外观测。“学生对导师也有‘观察和试用’的权利,如果发现自己对这个领域并不‘感冒’或与导师不‘来电’,可以在入学后重新申请导师。”冯兆忠说。

身教重于言传,虽然团队氛围宽松,但学生们却自律自觉。“冯老师在国外时,坚持每天阅读两篇文献并做笔记整理,持续5年没有间断。”农业气象学硕士研究生付娆以老师为榜样,刻苦钻研,在研二时发表了高水平论文,临近毕业的她收到了多家单位抛来的橄榄枝。

受疫情影响,团队生态气象学博士研究生钟鑫已经在江都基地待了小半年。“虽然想念学校,但是能在这么好的平台做实验也是一种幸福。”钟鑫说,基地有世界上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让研究顺利高效地进行。“大家在野外锻炼了‘十八般武艺’,完全能参加野外探险节目。”团队土壤学硕士研究生徐永记说。

“许多人对农业生态学有一种误解,认为辛苦、难就业,这种观点其实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冯兆忠认为,农业学科正在与信息、自动化等学科交叉融合,智慧农业正孕育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国家对农业生态创新型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

“我们的学生就业面很广,优秀硕士博士更是很早就被‘抢订’。”冯兆忠介绍说,除了专业能力,团队更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价值观,塑造学生自主、自强、自律的品质,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和动手实践能力,“毕竟他们的人生还很长、未来还很远”。

http://epaper.jsenews.com/Article/index/aid/6917524.html 20220720 3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