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联合实验室

感受科技之光 体验万千气象

2023-03-24来源:江苏科技报作者:李蓓蓓 徐珍 陶韬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 责编:林雯访问量:382

3月23日,又是一年“世界气象日”,本次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想要开启一场沉浸式气象之旅,不如先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联合实验室看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联合实验室围绕多源资料融合与同化技术、天气和气候动力学、多模式集合预报技术、大气成分变化及其气候环境效应和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5个研究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普传播。实验室整合科技优势平台、实验教学资源和科普专家资源,通过向公众展示实验室最新研究成果、开放体验类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气象特色科普教育功能,引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水平气象科技发展和特色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位于南信大地标建筑气象楼里的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联合实验室,拥有气象协同创新成果展示、气象国际合作展示、气象科学家展示、气象环境虚拟仿真等多个板块的室内展示,面积近500平方米,科普长廊近150米,以及可容纳200人的报告厅和科普教室2间。实验室拥有面积30多亩的大气综合观测场,设有户外科普展示牌和室内气象仪器科普室、气象预报模拟绿幕室。

揭开“观云识天”神秘面纱,走近“感知气象”探测系统,了解“风四卫星”遥测技术,体验“气象仪器检定”……不能来现场,也可以“云游”参与其中。自2020年基地首次搬上“云端”以来,“云上科普游”已成为“世界气象日”及“全国科普日”等活动中的“常驻嘉宾”,市民们在线上就能跟随专家和志愿者的步伐,了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知识,与气象科普零距离。

为了在日常也能满足广大市民和青少年的气象科普需求,基地还打造了一批气象科普产品,包括气象科普图书、报刊、挂图、展板,气象科普声像制品、气象科普动漫画等。目前已开发气象科普产品400多套,制作气象灾害防御系列科普动画50多种,以纸、植物纤维(含木材)、玻璃、塑料等材料开发科普类文创产品50多种。其中,科普动画《解密台风》《雷电的那些事儿》,向公众全面介绍了雷电和台风的形成过程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气象知识、中国气象科普网等平台播出。《解密台风》荣获2018年中央组织部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二等奖,科普作品《雷电的那些事儿》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点财经》采用,于2020年8月5日播放。

线上活动丰富多彩,线下活动也不“掉队”。基地每年组建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小队,在南京、无锡、宁夏同心县等地区开展气象防灾意识调查与宣讲活动,还组织带领青少年参观地方气象台、实验室和气象观测站等,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以及科技创新的实际意义。

先驱引路,科研精神代代相传。实验室每年还会开展精神缅怀、模范宣讲、人物报道、科教宣传等系列活动。以优良师风带动优良学风,涌现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等。2020年,邀请王会军院士讲授新生入学第一课,邀请知名校友朱云来、“最美奋斗者”自然资源部国测一大队专家等作专题报告,大力弘扬气象科学家精神。

http://www.jskjb.com:8081/xpaper/appnews/111349/121985/131989-1.shtml 20230324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