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院系传真

应急院举办“应急大讲堂”(第三期)——全球-区域-局地一体化多源融合网格实况产品研制进展与业务应用

2023-03-27来源:应急管理学院作者:作者(文):徐蜜蜜 李志强 张胜玉作者(图): 发布: 责编:张峰访问量:11

3月22日,应急管理学院、公共安全治理研究院举办“应急大讲堂”第三期,邀请到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首席专家师春香研究员做题为《全球-区域-局地一体化多源融合网格实况产品研制进展与业务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公共安全治理研究院院长孟现勇教授主持。我院2020级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以及学院部分教师参加了大讲堂现场活动,此次大讲堂还得到了河南理工大学、矿冶科技集团安全生产研究院、青海大学、湖南大学等多个研究机构和高校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在线上参会,此次线上下参会人数达150余人。                      


在本次报告中,师春香首先介绍了多源融合网格实况产品的研制背景。她指出中国气象局在回顾我国天气预报发展进程及对标美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提出若要实现精细化、全覆盖、无缝隙的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我们急需自主研发的高时空分辨率网格实况数据集。在此背景下,师春香研究团队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历经十余年持续优化误差分析、最优插值、多重网格变分分析等多种方法,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包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陆海表面气象要素融合分析技术、陆面过程模拟与多源陆面数据同化技术、三维云与三维气象场融合分析技术),结合多种数据优势,研制出时空连续的、多要素协同的气象数据产品。目前已实现7万多地面站、200多部天气雷达、数颗在轨风云卫星等多源数据应用,建成了全球—中国—局地一体化“大气-陆面-海洋”耦合发展的实况业务技术体系。                       


师春香在后续报告中分别介绍了全球、中国区域和重点区域(局地)三种网格实况产品情况。其中全球产品包括三维大气数据和近表面数据共200多个气象要素,分辨率为10公里/6小时和10公里/3小时。该产品提供全国气象部门共享应用,有效降低了业务部门对国外产品和技术的依赖,并且为全球预报和全球服务提供更加精准的网格实况产品支撑。中国区域的产品综合了地面自动站、天气雷达、风云卫星、数值模式等多源数据优势,将中国区域降水、气温、湿度、风等地面实况分析产品的空间分辨率提升至1公里,产品时效提升至5分钟。该产品大幅度提高了对复杂地形、冬季降水以及极值的刻画能力,有利于对寒潮、暴雪等灾害性天气过程的精密监测,在助力我国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方面有重大意义。师春香利用数据产品还分别复盘分析了“8·4”湖北恩施躲避峡事件等四次灾害事件的气象触发条件和灾害过程气象特征,并在此类业务应用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提出了多源网格实况产品下一步的改进方向。

报告结束后,师春香针对线上线下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与参会师生们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科研经验和想法。此次报告视野开阔、解析全面、内容丰富,培养了应急院师生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素养,既开阔了学院师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了专业领域的认知水平,也强化了科学素养,为应急综合能力提升打下基础。


师春香为我校杰出校友,于1980-1984年就读于我校气象系天气动力学专业本科。现为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二级研究员、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领军人才,国家级首席科学家。目前共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合作出版论著8部。联合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40年全球大气/陆面再分析数据集(CRA-40,现更名为CMA-RA),质量达到国际第三代水平。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个业务化运行的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业务系统(CLDAS)。主持发展了三维立体多源异构气象数据融合分析系统(3DCloudA),实现了业务化运行。作为首席科学家带领团队从无到有建成“全球-中国-局地区域一体化”多圈层多要素多源融合网格实况分析业务体系,中国区域实况产品质量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孟现勇主持报告

师春香研究员进行线上报告

报告现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