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快讯

“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与绿色转型发展——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行动方案系列论坛”在我校召开

2023-04-12来源:社会科学处(校社科联、自贸区研究院)作者:作者(文):沈丹作者(图):李海中 发布: 责编:阙华燕访问量:363

4月9日,由我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协办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与绿色转型发展”论坛在图书馆724会议室召开。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生态环境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以及我校社会科学处、《阅江学刊》编辑部、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图书馆、法政学院、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60余位教师齐聚一堂,共议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转型。我校副校长马嫣主持开幕式并致辞。

马嫣介绍了我校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文科学科群的学科特色和办学成就。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李国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分别致辞并感谢我校为会议所付出的努力。

论坛以“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与地球生命共同体构建”“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与中国贡献”“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转型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原总裁章新胜、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黄晶、中国生态环境部高吉喜等领导、专家,围绕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与地球生命共同体构建、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与中国贡献、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转型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进行了研讨。各主题论坛分别由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白煜章、《阅江学刊》主编韩璞庚、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王谋、我校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姜彤主持,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周宏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全占军、国际环保组织刘君言进行了点评。

潘家华和韩璞庚分别对论坛作总结。潘家华表示,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和“3030目标”的基础上,鼓励各方力量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协同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完善生态补偿的路径和机制,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双赢;此外,还要提高生物安全意识与中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话语权。韩璞庚代表《阅江学刊》编辑部感谢各位专家奉献思想和对本次会议的鼎力支持,希望专家持续关注、支持《阅江学刊》。

《中国社会科学报》《新华日报》等媒体记者也参加了本次论坛。

会议现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