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极端灾害性天气广发、频发、重发、并发,各国对气象防灾减灾的需求日益强烈和多元化。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能够有效提升从业人员水平,提升气象灾害预警能力、防灾救灾能力,促进人类气候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4月14日,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该校,共同聚焦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和全球气象事业发展议题,见证设立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成立30周年。
活动期间,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Petteri Taalas)率19国气象水文部门负责人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察。他表示,“世界气象组织中大约一半的成员国都急需提升早期灾害预警能力,以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借助在南信大建立的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这样的机构进行相关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成员国的早期灾害应对能力。”在给庆祝活动的题词中,塔拉斯写到:“世界气象组织衷心祝贺南京区域培训中心成立三十周年,感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三十年来在国际气象培训领域作出的积极努力和重要贡献,特别是为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杰出成绩,展现了中国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责任担当与主动作为。”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张祖强表示,今年恰逢第50期多国别来华考察以及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成立30周年,这是中国气象国际友谊桥梁的两座里程碑。30年来,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持续传授知识、传播理念,创新教学、打造精品,用心用情教学、展现友好开放精神,日益成为各国气象部门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贡献。要持续为全球气象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共同助力全球防灾减灾事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北群作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工作报告,并向代表团校友成员颁发证书,感谢他们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外合作交流和国际化工作作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化是南信大的办学品牌和靓丽名片。”他谈道,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通过30年的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学员覆盖范围最广、质量名列前茅的区域培训中心。当前,学校着力构建更加多元的国际教育体系,进一步发挥中外合作办学和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的主体作用,努力集聚更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打造更高水平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拓展深化更多国际科研合作,推动南信大留学生教育规模与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学校全球教育培训国际影响不断彰显。未来,学校将一如既往为促进全球气象事业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当前极端气候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强度也在增加,这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现有的教育培训中心为核心,要进一步动员更多大学、研究所的教育资源,继续为世界气象组织战略计划中的长期目标之一“缩小能力差距”作出贡献,与众多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提升发展中国家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据了解,1993年5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获世界气象组织批准,正式成立“南京区域培训中心”,这是世界气象组织最早在中国设立的区域培训中心,同时也是全球学员覆盖范围最广、质量名列前茅的区域培训中心。成立以来,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充分发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办学优势,紧贴世界气象组织教育培训优先需求,持续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提供优质的气象培训服务,推动全球气象预报水平、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通过与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组织、高校和气象机构的紧密合作,该中心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各区域培训中心中规模最大、最为活跃的成员之一,并得到世界气象组织及各学员所在国气象部门的嘉奖和赞许。2012年,中心获批成为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唯一的培训中心。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已成功承办210余期国际培训项目,为158个国家和地区培训学员5400余名,学员主要来自于各国气象、地震、环境、新能源技术、减灾救灾等部门的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众多学员已成为各国气象部门的业务骨干。目前该中心项目主题覆盖气象预报及公共服务、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和气象部门管理等领域。参与培训的教师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及兄弟院校的教学科研骨干,以及来自中国气象局及省市气象的业务技术专家。2020年以来,中心还建设了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专题讲座、课程课件及专业电子书等在线培训资源300G,持续推动国际培训资源分享,助力在线教育与培训。
据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矢志为世界气象事业的发展作出努力,为促进全球防灾减灾和气象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2020年,由南信大牵头发起、全球20多国3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加的国际气象教育与科学研究协会(IAMES)在南信大成立,该国际协会致力于提升协同应对气象变化、环境污染、气象灾害等科学问题的能力,打造“全球气象共同体”。2021年,南信大受邀加入世界气象组织水与气候联盟,成为第一所受邀加入该联盟的中国单位。2022年,世界气象组织(WMO)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全球极端天气气候平台南京中心(GEP-SU)在我校揭牌成立,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前沿与交叉平台。
会议期间,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30周年成果展启动仪式举行。
4月14日,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 本网记者王广禄/摄
来自全专家学者与会 本网记者王广禄/摄
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30周年成果展启动仪式 本网记者王广禄/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