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第十一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在南京召开

2024-06-17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齐芳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 责编:严常坤访问量:968

2024年6月8日—9日,“第十一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在江苏南京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40多家机构13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会议。

本届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史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等15家学术机构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遗产科学认知与保护研究基地、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国传统工艺研究所承办,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协办。

开幕式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李晓岑主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曹信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任所长、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委员、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张柏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技术史专业委员会主任李成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石云里,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潜伟分别致辞。

本届论坛分为大会报告和分会场报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柏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石云里、东华大学杨小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宋超、北京科技大学章梅芳、北京印刷学院施继龙、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黄兴7位教授作了大会报告。

张柏春探究了陆敬严先生的机械史研究历程,认为从整个中国机械史学科发展来看,陆敬严先生的研究工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机械史专题研究、复原研究和综合研究的再开创者。石云里以凌家滩玉龟玉版天文意义的探讨为例,认为其融入了先民们对世界结构、方位、太阳周年运动、四时八节变化等现象的认识,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实物性宇宙模型,具有探源中华天文与历法、时间与空间知识源头的意义。杨小明教授对黄宗羲的天文历法成就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经世致用”理念、“通天地人”的儒家人格理想、“使西人归我汶阳之田”的民族抱负是黄宗羲研制科学的动因。宋超指出,科技互助外交有共同体机制、主体多元交往目的有层次性、合作途径形式多样领域广泛、科技与外交互为目的和手段、成效考量往往轻经济重政治是20世纪50-70年代中越农业科技外交的特点。章梅芳指出,晚清民国时期在西学东渐、技术商品全球化、兴女学和女性解放等历史背景的作用,促进了女性自我意识觉醒,提升了女性社会地位,但同时存在着晋升空间、通道有限和传统性别文化、性别规范的延续性与强大惯性等局限性。施继龙指出肃府本《淳化阁帖》石版,分为明代初拓本、明末拓本等多个版本,认为时至今日肃府本《淳化阁帖》仍然是最常用的《淳化阁帖》出版底本,在《淳化阁帖》传播、普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市场开发价值。黄兴通过对比20世纪前中、英、美钢铁领域科技体制,认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关键技术和产业是战略性力量,要服务于国家战略任务,而国家战略任务取决于国内外形势和发展目标。

分会场报告中,与会专家学者就新中国技术史、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业史与工业遗产、农业史与农业遗产、气象史与气象遗产、纺织史与纺织遗产、船史与船舶遗产、科技考古与博物馆、军事技术史等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该论坛自2008年成立以来,已成为科技史领域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平台。论坛重视青年学者的成长,在加强学术研究、促进合作交流、推动学科深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齐芳)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cb1bd314cc66463592957887127e72ca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6/524313.shtm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