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9日,为期两天的盐城市盐都区创新创业大赛人才团队组比赛在我校成功举办。本次大赛是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地区选拔赛的组成部分。大赛由盐都区委组织部、区科技局共同举办,盐城国家高新区承办,我校科产处协办。比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吸引220余个项目报名。经资格审核,最终确定122个项目参加比赛。80%以上的选手来自国内双一流高校,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领域,与盐都区“3+3”重点产业链方向高度契合。本次大赛人才团队组项目路演设在南信大,是我校与盐都区深化校地合作的实践突破,促进了我校师生深入了解盐都创新创业环境和政策,有助于学校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盐都区,同时也是全国参赛选手了解学校的展示窗口。我校组织部、科产处、龙山书院相关负责人和南京各高校专家评委出席大赛准备会。盐城市盐都区组织部、科技局、高新区负责人和各乡镇联系人出席准备会并组织大赛。
7月12日下午,科技产业处带领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等专家一行7人赴明光市企业推进校企合作。明光市副市长路海涛、科技局局长孙铁、跃龙集团总经理孟兆洋、组织部副部长史卫等参加活动。专家组一行先后到明光利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明光浩淼安防科技股份公司、明光地信创新谷、安徽金百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明光市飞洲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实地走访调研后,并与相关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路海涛对专家组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南信大与明光市的空间距离很近,校地双方一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组织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政产学研之间的深度融合。他希望南信大能充分发挥学术特长和专家优势,不断深化双方在产业、教育、人才、文化等方面长期、紧密、求实的合作。会上,明光市相关企业负责人围绕企业技术研发、人才招聘、知识产权等方面分别作了交流发言。我校科技产业处柯福阳、倪海彬,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叶井飞、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王新志等就学校科技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情况进行了互动交流。
7月11-12日,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东赛区比赛在南京理工大学举办。我校共66支队伍参赛,56支队伍获奖,创赛区获奖数之最。其中一等奖22项(一等奖数创我校历史新高,晋级国赛10项,晋级国赛数位列赛区第二)、二等奖17项、三等奖17项,同时获赛区优秀指导教师20人及赛区优秀组织奖。本次大赛以“智汇青春,有梦当燃”为主题。华东赛区共有来自包括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等44个培养单位的759支代表队参赛。经专家会评、现场评审等环节,共选拔出华东赛区一等奖156项(晋级国赛65项)、二等奖231项、三等奖228项。为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选送优秀作品,我校举办了第五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校内选拔赛,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我校与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成立飞腾协同育人基地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企业赛道命题,旨在助力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提升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展示研究生电子信息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学术界、产业界搭建优秀人才培养交流平台。本届校赛共有来自校内8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86个团队报名参赛。经过校赛选拔后,学校还组织开展了多轮关于作品完善、视
7月10日下午,由商务部主办、我校在后疫情时期首次承办的“发展中国家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研修班”在WMO南京区域培训中心正式结班。WMO区域培训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程方和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埃塞俄比亚、南非三个国家的16名学员参加了本次结班仪式。仪式由中心副主任王勇主持。程方在致辞中对全体学员顺利结业表示祝贺,对商务部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她说,农业生产是最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产业,全球气候变化必然成为农业发展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与机遇。希望参加本期培训的各位学员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将所学知识与技能用于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水平。同时,也希望学员们将此次来华培训中的所见所闻带到各自国家,推动所在国与中国的友谊。埃塞俄比亚学员代表Megersa Dereba Muleta表示,本期培训班理论教学和实践讨论并重,分享了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学员有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他希望今后能够参与更多的相关培训项目,学习更多农业气象知识,精进农业气象信息服务能力,探索农业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方案。南非学员代表Mutshekwa Ndivhuho对中国政府能够提供
7月11日,由商务部主办、我校承办的“牙买加信息与通信技术规划、发展研修班”在WMO南京区域培训中心正式结班。WMO区域培训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程方和牙买加全体学员出席了本次线上结班仪式。仪式由中心副主任王勇主持。程方在致辞中对学员顺利结业表示祝贺,对项目主管单位给予我校首次承办通信类援外培训项目表示感谢,对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教师团队表示感谢。在为期14天的培训中,我校教师向各位学员系统讲授了电子与通信工程概论、微机电系统技术、气象物联网、光通信技术和中国5G通信发展等专业主题,同时还邀请了校外业务单位的专家介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通信服务产品。程方希望本期培训所传递的知识和经验能为各位学员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也希望中国和牙买加之间的情谊更加紧密。牙买加学员代表GaryCampbell在致辞中表达了对中国政府能够提供本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表示感谢,对我校教师的高水平教学表示感谢。他表示在本期培训中收获颇丰,这将有助于提升牙买加通信管理部门和通信企业的业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也希望中国和牙买加的战略伙伴关系能进一步深化,两国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中国与牙买加友谊长存。
为重温革命历史,增强党员党性,7月11日下午,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赴江苏省盱眙县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纪念馆里陈列了新四军军部移驻黄花塘期间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在讲解员的解说下,一张张记载历史的泛黄照片,一件件饱经战火的珍贵文物,一个个艰苦卓绝的拼搏故事,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条件下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大家不时驻足凝视、讨论交流。活动中,还在纪念馆内重温了入党誓词。全体党员佩戴党徽,整齐列队,面向党旗肃立。在园区党委书记蒋元春的领誓下,大家面对鲜红的党旗,紧握右拳,郑重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大厅。通过本次活动,全体党员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了党性。大家表示,要以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铁军精神,把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转化为立足本职、开拓创新的内在动力,以实际行动为园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参观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合影
为全面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按照学校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体部署,7月8日下午,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特邀南京大学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显信教授以“学透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题,讲授专题党课。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学习。周显信教授从“解读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践行六个必须坚持方法论基本要求”三层面开展论述。他首先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学什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来概况提炼马克思主义精髓要义。“六个坚持”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其中富含着“内与外”“立与破”“点与面”的逻辑关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最后周教授以六个“必须坚持”推动形成以学促干新风貌。他希望总务后勤同仁们一如既往地心中装着师生、彰显服务特色、拓展工作思路、注意调查研究、推进协同发展、拓展开放渠道,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7月4日,我校国教院师生应邀参加了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举办的2023年第二十一届南京“文博之夏”启动仪式。国教院党总支主持工作副书记李岩,学办副主任张洋溢和10余名留学生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仪式上,李岩和俄罗斯留学生佳心受聘成为南京首批“博物馆国际体验官”。活动结束后,留学生们还在志愿者的带领参观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南京“文博之夏”是南京特色品牌活动,在2003年举办,已经开展了2000余场主题展览和活动,吸引了数十万名青少年和大学生走进博物馆,体验博物馆,爱上博物馆。加强与历史文化场馆的交流与合作是国教院建设和改革国情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学院在与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建立全面合作共建的机场上,本着“把国情教育放到教育场馆中,放到实践现场去”的宗旨,还将继续拓展,挖掘和建立新的国情教育基地,让广大来华留学生更好更真切地感知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听到中国故事,赋能培养真正“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友人。“博物馆国际体验官”颁发现场参观合影
7月6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举行“中华文化导师”聘任仪式。受聘专家、受聘专家单位领导以及学院学办代表参加仪式。聘任仪式由学院党总支主持工作副书记李岩主持。李岩对于受聘专家王腾以及参会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国际教育学院高度重视国情教育体系建设和改革。为此,学院成立的专门的工作小组指导和开展相关工作。学院国情教育体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学院一方面加强校外国情教育基地的建设,已经与南京文旅局博物馆院建立的合作,并率先与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开展了全面合作,在基层党组织共建、国情教育基地共建、和国情教育师资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而聘请资深的专家担任学院中华文化导师,是学院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的重要举措。在举行聘任仪式后,王腾作表态发言。他表示,能受聘成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中华文化导师”倍感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他自幼从事书法学习和创作,对中国书法创作有较深的认识、体会和经验,一定会认真履职,发挥专长,把中华书法文化发扬光大,做好教学工作,让广大来华留学生能了解和掌握中华书法,进而爱上中国书法。
暑期伊始,国际教育学院以“新形势、新发展、新举措”为主题,召开专题研讨会,会议特邀江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高静教授、 我校原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教育部来华留学教学质量认证专家王苏春教授、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管理委员会学生事务部主任王亚琴参会,学院领导班子、科室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会。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程方对高静和王苏春两位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我校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进展和亮点,以及学院积极筹备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工作情况,施宁副院长详细介绍了相关工作计划。她指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正在积极筹备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工作,这是事关未来学院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希望高静教授能够分享成功的经验,为我院当前工作给予帮助和指导。高静教授做了主题报告,全面展示了江苏大学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工作从筹备到专家组现场审查的全过程,从建设工作体系顶层架构到具体材料的准备和应答等,进行了详细分享。她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留学生培养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积累,对这项工作充分重视,一定可以顺利通过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王苏春教授说,江苏大学留学生教育和培养工作一直受到江大校领导和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