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综合性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发表题为“Widespread surface ozone reduction triggered by dust storm disturbance on ozone production and destruc...
近日,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我校在此次竞赛中表现亮眼,5位同学入围决赛并全部获奖。数学类组别中,数学与统计学院2023级学生朱思橙、2021级学生孙栋良荣获全国二等奖,2023级学生张事...
4月20日,全国高校第十九届“金法槌杯”模拟法庭大赛正式落下帷幕。作为法学领域的重要赛事,“金法槌杯”已成功举办多届,吸引全国众多知名高校法学学子的积极参与,成为检验法学教育成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我校本科生代表队在本届决赛中凭借卓越的实力,勇摘“最佳审判组奖”以及“个人最佳风采奖”双料桂冠。本次大赛于2月开始报名,3月举办初赛。初赛围绕民事案例重点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各参赛队伍需在规定时间内,针对给定案例就案件事实梳理、争议焦点归纳、法律关系分析及法律适用等方面提交一份案例分析报告。大赛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全国78所院校共118支队伍参赛,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本科生组有12支队伍脱颖而出,晋级决赛。决赛于4月份举办,经专家组评审,最终评选出“最佳组别奖”、“最佳书状奖”、“个人最佳风采奖”等奖项。决赛采用全真模拟法庭模式,要求参赛队伍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场完整的庭审。决赛聚焦于改编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例,各参赛队伍需围绕案情开展限时庭审,展现法律分析、证据运用、庭审程序掌控及语言技巧等综合能力。在决赛现场,我校代表队作为审判组,就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与清华大学、上海交
2025年4月28日下午,雨花台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育局副局长周文林带队,板桥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蒋玉中、副校长裴伟旭一行来校交流合作召开座谈会。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大梅出席座谈会,党委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艺术学院、南信大基础教育集团总校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朱大梅致欢迎词,从学校办学使命、校地合作、教师教育等方面进行介绍。她说,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一直以来学校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学校的追求,持续不断为国家和行业输送人才。历史上,南信大曾开展教师教育培养工作,为社会输送培养近4000名教师。为响应国家号召,2018年教师教育学院成立,同时为深化与江北新区的共建合作,发挥好高校人才倍增效应,成立南信大基础教育集团。经过几年发展,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成果显著,逐步探索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2020年获批教育专硕,2021年教育学硕士开始招生。2023年入选首批“国优计划”试点高校,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做好学生“学科+教师教育”双学位培育,打造学科型、实践型、学术型“三型”复合人才。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国际化建设,增加教师教育
4月28日,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与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国合中心”)成立。这是中国气象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风云气象卫星和世界气象中心(北京)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以及在中非合作论坛上关于建设气象早期预警业务平台等重要指示精神,服务国家总体外交,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气象国际合作和国际培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
近日,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2025年度系列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我校“信大云创空间”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优秀众创空间”,同时还获得“众创空间优秀孵化案例”。信大云创空间依托我校优势学科底蕴,构建了全方位服务体系,从基础场地设备,到创业培训、项目孵化、投融资对接及市场推广,为师生创新创业项目全程助力。我校大气物理学院博士生陈逸翔负责的“风雨先知”项目成功入选“众创空间优秀孵化案例”,该项目聚焦气象科技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和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凝聚多方合力,促进气象国际合作和培训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气象国际合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的重要作用,4月28日下午中国气象局举行了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与培训中心成立大会,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副局长曹晓钟出席会议,成立大会由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祖强主持。世界气象组织(WMO)教育与培训办公室主任李明媚(线上)、商务部国际商务研修学院副院长徐凯、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际合作司吴俊儒处长和我校副校长金自康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及特邀嘉宾出席大会并致辞,陈振林发表讲话。会上,金自康指出习近平主席在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峰会上致辞指出,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促进国际合作的努力不会减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会停歇。“大气无国界”,积极参与全球气象治理,推动气象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我国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的重要体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气象事业发展为使命,介绍了学校在国际化办学和国际培训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代表学校在大会上提
近日,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2025年度系列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我校“信大云创空间”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优秀众创空间”。该空间依托我校优势学科底蕴,构建了全方位服务体系,从基础场地设备,到创业培训、项目孵化、投融资对接及市场推广,为师生创新创业项目全程助力。同时,我校大气物理学院博士生陈逸翔负责的“风雨先知”项目聚焦气象科技前沿,构建了精准风场预测系统,可为机场航空与低空经济提供气象保障服务,成功入选“众创空间优秀孵化案例”。“优秀众创空间”、“优秀孵化案例”和“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的获得,彰显了我校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显著建设成效。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完善教育体系,强化众创空间建设。此次多项获奖是对我校双创工作的高度认可。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动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获奖证书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是由浙江大学等C9、Z14和众多高校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在浙江大学正式成立,目前有380余所成员高校。旨在通过建立全国性众创空间联盟,形成一个全国范围内没有院墙的虚拟
4月28日,我校举行2025年教职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仪式。副校长朱大梅作开班动员。朱大梅说,当前,学校正在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举办教职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既是为了贯彻落实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精神,也是为了帮助教职工加强对党的全面了解,努力锤炼过硬作风,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不断向合格党员标准看齐靠拢。大家要明确培训是保证党员发展质量与保持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的需要,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觉悟,真正做到在行动上入党、在思想上入党。要强化党性修养,利用好本次学习机会,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不断增强个人品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和道德观念,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示追求进步的入党积极分子形象。要强担当重实干,严格遵守师德师风要求,遵守纪律、严守规矩、行为世范,着力在教学科研实践中探索前进,努力成为教学改革的先行者、科研上的突围者、管理上的优秀者。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于成文以《认真学习章程自觉遵守党章》为题,给培训班学员作专题讲座。本期教职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采用专题讲授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氛围,构建沉浸式育人场景,展现青年风采,引导广大青年传承五四精神,争做时代新人,4月25日,“舞承薪火,集焕新风”五四青年节校园音乐运动市集特辑活动在中苑主田径场圆满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参与活动,与青年师生亲切交流。活动吸引了2000余名师生参与。多维融合创新,激活青春动能。活动由校团委主办,校学生会、化学与材料院学生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龙山书院学生会承办,校青年新媒体中心、校红十字会学生分会、T.nt街舞俱乐部协办。活动深耕“思政+文化”育人模式,融合竞技精神、艺术表达与社会责任,分为“薪火逐梦”青春接力跑、“赤焰之歌 青春交响”草地音乐节、“青漾市集”公益集市跳蚤市场三大板块,旨在让更多青年有参与、有所得、有所学、有所乐,不仅满足青年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更彰显青年一代的蓬勃朝气与责任担当。接力时代使命,彰显青春本色。在“薪火逐梦”青春接力跑中,金自康及校外嘉宾与我校师生一起佩戴荧光手环,踏着校园歌曲《宁六路219号》的旋律,以接力奔跑的形式传递“奋斗火炬”,引导信大青年朝气蓬勃发展,赓续传承新时代五四精神。“赤焰之歌 青春交响”草地音乐节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