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谷峻岭一行到我校调研,双方围绕深化局校合作、推进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我校副校长刘佳出席会议,教务处、社科处、科技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会议由发展规划处处长郭杨主持。刘佳副校长对谷峻岭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南信大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国际化合作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她表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气象事业发展为核心使命,以“气象+”和“+信息”为路径,形成了“一体两翼三维”的学科总体布局,在大气科学领域的国家级平台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将不断优化局校合作共建的体制机制,期待与气象干部培训学院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在教学资源与实践平台建设、高水平智库建设与成果产出、气象行业教育与培训等领域推动共建共享,共同为气象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谷峻岭副院长对南信大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实力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此次调研旨在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新征程局校合作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依托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推动气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他说,南信大在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产教融合培养模
4 月 3 日下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雷丁大学通过线上视频会议的形式,顺利召开了2025年度雷丁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共商两校合作事宜,开启双方合作新篇章。我校校长陈海山、副校长马嫣,雷丁大学副校长Caroline Baylon、协理副校长Clare Furneaux出席会议,雷丁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中英双方委员参加会议。陈海山回顾了两校多年来的合作历程,高度评价了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行业辐射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建设性意见。他表示,两校将创新合作理念,明确战略重点,进一步深化合作办学层次,探索新的合作领域。此外,他期望双方依托南信大-雷丁联合研究院等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推动更具实质意义的科研合作,以期实现更多高水平、创新性的科研成果。Caroline Baylon表示,2025年不仅是雷丁学院成立十周年的重要时刻,也是双方新一轮合作开启的关键节点。她期望两校能够在现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优势、拓展领域,共同制定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规划。她表示,雷丁大学始终致力于构建全球化的学术网络,期待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深化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双方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及高层
为加强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实验室规范管理,及时了解掌握园区实验室建设现状,2025年3月31日上午,学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带队前往金牛湖园区检查调研实验室管理工作,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于江华、金牛湖园区党委书记蒋元春和主任黄啸谷及海洋科学学院董昌明陪同调研。在园区党委书记蒋元春、主任黄啸谷的带领下进行了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实验室和基地的走访,实地察看了国际地球流体研究中心、新能源实验室、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电力电子与电机实验室、江淮大气-环境生态系统综合观测基地,蒋书记就实验室管理、基地建设、实验教学保障、实验员培训以及安全保障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海洋科学学院董昌明院长对大型旋转水池的建设情况、管理架构和运行方式进行了讲解,闵书记对园区实验室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也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4月2日下午,202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国电南自英才班春学期主题班会在图书馆724-725报告厅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班主任金自康,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李维,副班主任熊雄老师出席本次班会。自动化学院负责人、202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国电南自英才班同学列席。本次班会主题为“博学精创,兴电报国”,班级团支书王皓楠同学主持本次班会。 班会开始,班长陈天宇同学代表班级做班级整体情况汇报,他从“自有所信,不忘初心筑根基”“自有所道,开拓进取长才干”“自有所成,全力彰显生命力”三个方面,讲述了班级在坚定报国信仰、锤炼专业本领、赋能全面发展的成长故事。之后,辅导员张梦云作班级管理建设情况汇报,围绕构建浸润式信仰“红”课堂、过程式服务“青”课堂、情景式专业“金”课堂,持之以恒做好初心引航,暖心护航、实践续航;同时,聚焦于英才班的高质量发展,汇报了相关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情况。在自由讨论环节,各位同学积极发言,现场气氛热烈,班主任金自康对学生在科研竞赛、生活成长、实习实训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积极回应。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李维对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3月29日,副校长金自康带队赴我校无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座谈,专题调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在培养、管理、实习、就业以及生活等方面工作。无锡学院副校长曹广喜、14名联培研究生代表参会,会议由无锡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处长陈理飞主持。曹广喜表示,无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对推动两校在研究生联合培养、科研互促、导师共享、产教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无锡学院将全方位做好联培研究生的服务保障工作,并希望两校能够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与合作,将无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规模做大、质量做强、成效做优。金自康感谢无锡学院对无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大力支持,表示无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我校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平台。他希望双方进一步密切合作,在研究生培养、日常管理、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形成常态化协同育人沟通交流机制。同时寄语联培研究生:一是用好产业优势,锤炼实践创新能力,主动走进企业,在“真场景”中发现问题,在“实战”中提升能力;二是潜心科学研究,勇担科技报国使命,主动融入行业,聚焦“卡脖子”难题,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并响应教育部“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的要求,我校积极推进“访企拓岗”行动,通过“访市”“访园”等形式,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需求,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桥梁。3月28日,副校长金自康率学工处、研工部、自动化学院等相关负责人赴无锡高新区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无锡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新吴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韩杨,无锡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吴区政府党组成员、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科技镇长团团长张弘等参加座谈会。韩杨对金自康一行表示欢迎,他介绍了无锡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在物联网、数字经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产业集群优势资源,并就无锡高新区引才政策,特别是产业人才实训学院建设、“新”青年求职旅社等人才引进项目进行重点推介,希望双方能以此次走访调研为契机,加强联系,拓展合作,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需求深度融合,为无锡输送更多兼具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金自康代表学校对无锡高新区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定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毕业生就业情况。他表示学校始终坚
3月29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图书馆724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费爱国院士、蓝羽石院士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学科发展大计。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山出席会议,学院领导班子及教师代表参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张京波主持。陈海山系统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他强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引领信息革命的战略性学科,是驱动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我校始终将计算机学科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依托“一体两翼三维”的学科布局,大力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希望专家们能为我校计算机学科建设建言献策,共同探讨学院发展的未来格局。学院院长付章杰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学院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对学院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蓝羽石就学科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锻造气象+智能计算特色品牌,聚焦气象智能感知、小区域智能预警等方向开展有组织研究;二是构建安全+
3月27日,我校金自康副校长带队访问中国移动江苏公司。江苏移动政企客户中心总经理罗一民、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朱长国出席活动。我校一行先后参观了参观中国移动长三角(南京)云计算中心、江苏公司研发中心,深入了解江苏移动在算力资源调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核心能力。金自康对江苏移动的技术实力表示高度认可,并指出算力资源是高校科研与教学的重要基础。罗一民对金自康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江苏移动在信息安全、智慧城市等领域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可协助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他表示,江苏移动将发挥“AI+”行动计划的技术优势,助力高校构建智慧教育生态,共同服务社会民生需求。金自康提出,根据各科研团队需求,江苏移动可制定出合理的算力采购方案,我校将依托信息中心实现资源高效调配。他建议,深化校企联合招聘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进入移动公司就业的通道,同时双方应依托各自优势,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前沿领域深化协同创新,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我校发规处、学工处、信息化处、计算机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大气科学学院等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参观云计算中心参观研发中心座谈会现场
3月28日,郑州轻工业大学副校长肖艳秋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我校副校长刘佳出席座谈会。会议由发规处处长郭杨主持。刘佳对肖艳秋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及目前在综合改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校企地融合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她说,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郑州轻工业大学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各有特色,期待双方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增进交流、相互学习、深化合作,共同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肖艳秋对我校经验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郑州轻工业大学的办学历史、学科特色和发展目标。他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做了诸多探索,为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及行业发展提供了强硬的动力,为大学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希望两校在未来的合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会上,双方还围绕学科管理与赋能、高水平科研院所联培、产教融合一体化、人才引进与绩效考核、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等相关内容展开交流讨论。会后,郑州轻工业大学一行参观了我校气象台、见山园。郑州轻工业
3月28日,我校召开《中国气象教育发展史》编写工作推进会。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山出席会议并讲话,社科处相关人员和编撰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朱大梅主持。会上,社科处处长尹才祥汇报了编撰工作前期推进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安排;倪东鸿教授传达了在中国气象局培训的相关精神和要求;与会人员围绕编纂定位、分期断代以及大纲结构和表述等相关内容展开讨论。陈海山对前期编撰工作阶段性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中国气象史》编撰工作对于推进气象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南信大作为《中国气象教育发展史》专题任务的牵头单位需扛起责任和使命。他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化认识。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统筹做好编撰工作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工作。二是要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要以足够的“大局意识”“精品意识”“标准意识”贯穿于编撰工作的始终。三是要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工作合力。社科处要发挥牵头总抓、统筹协调工作,做好内外联动、上下衔接工作。四是要把握时间节点,盯紧关键环节。要严格对照气象局规定的时间节点,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细致梳理与精准把控,高质高效推进研究编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