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晚十点半,天鹅湖的蛙声依稀传来,学科楼里自动化学院研二学生王文辉和队友们小心翼翼将模型再次嵌入智能小车,然后轻轻放下,准备这一天10个多小时里第201次的任务调试。
这个高温持续席卷的暑期,像王文辉一样留校的学生还有八千五百余名。在临江楼、明德楼、气象楼、宿舍区、医务室、门卫室、食堂等等,还有一大批坚守服务岗位、积极备赛备考、深耕科研领域的师生和教职员工,他们用汗水书写着“热辣滚烫”的奋斗图景。
备赛或科研,青春与奋斗“双向奔赴”
南阶考研教室外蝉鸣不止,教室内鸦雀无声,一排排同学埋头书堆,桌边的冰镇饮料瓶上挂满了水珠;海洋水声楼里,海科院三名男生在潘亦鹏老师的指导下,商量着无人船整体的组装调试;在集成电路学院的ATE测试实验室里,留校做实验的同学们则要耐着性子,在电路板上精微操作。
在7月5-18日,明德楼的阶梯教室总是座无虚席,由教务处(藕舫学院)主办、数学与统计学院承办的第十九届数学建模竞赛实验班暑期集训如火如荼进行,全校153支团队共459人参加,7名教师分别培训7个主题内容,经过14天的培训,学生说:“这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时光,虽然课程很难,很多知识我一时还理解不了,但团队成员一起探讨难题,互相鼓励,即使遇到困难也不退缩,让我倍感温暖与力量。”
同期,临江楼的实验室里236人积极备赛研电赛,Watch沃尔视团队队员王楠说:“参加研电赛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更让我们领悟到团队协作的价值。导师的悉心指导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评委的宝贵意见启发了技术优化的新思路。这将是我们科研路上的宝贵财富。”
相比教室里、实验室中的努力,今年留校师生中还有一批人更是每天挥汗如雨。中苑田径场上,15名教员和204名运动员积极开展暑期集训工作,认真备战将在2025年9月至2026年7月举行的江苏省第二十一届运动会。
服务或训练,责任与担当“保驾护航”
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的招生录取现场,13台电脑闪跳的录取信息,老师们每天都及时整理发布,录取通知书的邮寄面单也在同步打印。暑假以来,行政楼下的停车位依然满满当当,多个行政部门集中加班,商讨发展规划、研讨申报基金等等。
假期里,校园里时不时迎来中小学生,学校安排了实验室开放活动,酷暑高温难耐也丝毫挡不住孩子们探秘气象、了解环境的求知热情,参观场次爆满。
学校六个校门的门卫室,保安们依旧日夜接班值守,学校还专门对保安开展了为期6天的业务技能培训;四个全暑假开放的食堂饭菜依然丰富可口;封闭的宿舍区正紧锣密鼓的对2125间毕业生宿舍进行维修出新,新学期又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同学;还有人才公寓三期的加紧建设、图书馆中庭干挂石材的维修加固、尚贤楼放映室的出新、医务室急救培训等等,校园里处处有着可爱的人在“保驾护航”。
慰问与鼓劲,温暖的嘱咐“抚慰人心”
7月21日上午,校领导尚洪波、陈海山、闵锦忠、胡明保、韦忠平、金自康、朱大梅、马嫣、赵强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教职员工和留校学生,并送上防暑降温慰问品。
校领导一行先后走访了东门保安室、东苑食堂、招生录取现场、南阶教室、人才公寓三期建设现场、沁园30栋宿舍、医务室、中苑田径场、临江楼等地,看望慰问了一线工作人员、留校备赛研电赛和备战省运动会的师生。
每到一处,校领导都向不畏辛劳坚守岗位的教职工表示感谢,鼓励备战考研、学术科研、参加竞赛的同学们劳逸结合,再创佳绩;叮嘱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切实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让师生更安心工作和学习。同时也要求工作人员强化责任担当,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招录工作和经验总结,确保圆满完成招生录取工作;守牢安全底线,把好工程建设质量关,共同为建设平安美好的校园贡献力量。

数学建模竞赛集训

学生组装无人船

实验室开放活动为中小学生科普讲解

食堂餐饮保障

校领导慰问招生工作人员

校领导慰问研电赛备赛学生

校领导慰问留校学习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