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在南京开幕。省委书记信长星出席并启动开幕。省长许昆林,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吴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何宏平致辞。我校校长陈海山参加会议。
本届大会以“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创新融合打头阵”为主题,一次性发布最新科技成果4100余项、企业技术需求3600余项,为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奔赴”搭建高能级对接平台。
我校携十余项硬核成果亮相高校展区,成为全场焦点。微小型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采用双偏振全相参脉冲多普勒体制,可连续监测100km内强对流天气,为危险天气监测预警提供手段;高效冷凝协同树脂吸附回收VOCs成套装备运用高效冷凝协同超高交联树脂吸附回收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物,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疏水型超高交联吸附树脂,整体回收效率最高99.99%;智能水务系列展品整合多种先进技术,实现对水务系统全方位、智能化监测与管理,为城市水务系统调度提供科学支撑。
我校主办的人工智能产业专题路演,重点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我校姜峰教授的“工业视觉控制器及工业智能系统”,依托自主产权嵌入式AI视觉控制器,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袁潮霞教授团队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水汽导风研究”,融合深度学习与三维水汽大数据,助力强对流天气预警与航空安全;孙文赟副教授的“人工智能驱动质检领域的智能化转型”项目,推出飞机蒙皮智能检测系统,准确率超95%,达国际领先水平;田青教授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模型、算法及其应用”,展示多领域技术落地成果;刘庆程高级工程师演示“教育舆情监测与态势感知系统”,打造“信天鹰”平台,提供专业化舆情监测方案。参会企业热情高涨,围绕技术细节、合作模式与专家深入交流,部分科技成果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大会期间,陈海山一行参观了高校成果展区,与兄弟高校、龙头企业就联合攻关、人才共育、平台共建等交换意见。
我校党委校长办公室、科技产业处、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相关负责人和教师参会。

参观展区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