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至9月15日,由商务部主办、我校承办的“发展中国家海洋灾害监测及防灾减灾技术研修班”落幕。该研修班持续14天,共有来自巴巴多斯、埃及、格林纳达、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密克罗尼西亚和斯里兰卡7个国家的25名学员参加。
WMO区域培训中心负责人王苏春教授在开、结班仪式上致辞。她说,南信大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始终秉持“开放、协同、特色”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国际教育、培训和合作。南京区域培训中心已成立32周年,在为发展中国家培养气象人才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表现,已发展成为世界气象组织教育和培训网络中规模最大、最活跃的成员之一。她表示,希望此次培训不仅能切实助力学员提升海洋灾害监测与防灾减灾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能让学员以亲身视角深入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与深厚文化底蕴,为未来在国际教育、科研合作、技术培训等领域的深度联动奠定坚实基础。
斯里兰卡气象局主任ASURAPPULIGE DULARI GANGANI FERNANDO女士作为学员代表向主办方商务部及我校表达了诚挚感谢。她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简要提及斯里兰卡近年来面临的海平面上升、风暴潮、热带气旋等海洋灾害挑战,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进一步加强与各国同行的学习交流,着力提升斯里兰卡在海洋灾害预警工作中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为守护本国沿海地区安全与民生福祉提供技术支撑。她对本次培训充满期待,表示将认真参加培训,为项目的成功举办贡献力量。
阿拉伯科技与海运学院(埃及)培训与社区服务院副院长HOSSAMELDIN BAKR ABDELSALAM MOHAMED先生也分享了培训感悟。他表示,为期两周的培训让全体学员沉浸在知识共享、创新探讨和热情互动的良好氛围中,不仅深化了对海洋灾害监测及防灾减灾技术的专业认知,更深刻体会到“团结协作、共抗灾害”的重要意义。他期待本次培训能成为连接各国学员的紧密纽带,为未来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交流创造有利条件,共同推动全球海洋灾害防治事业发展。
为确保培训实效,本次研修班紧密结合各学员所在国的实际情况,邀请我校海洋科学学院具有丰富国际培训教学经验的专家授课。授课内容围绕海洋灾害监测与防灾减灾技术展开,通过系统讲解、案例分析、互动探讨等多样化形式,为学员提供了兼具专业性与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切实满足了各国在海洋灾害防治领域的实际需求。

结班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