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运河千年 重彩新韵 —— 大运河文化主题中国工笔重彩画作品创作”项目,加强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5月13日,由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谭鸿遐、辅导员朱亚钦带队,美术学(师范)专业本科生和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代表一行40余人赴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展专业采风活动,旨在通过现场观摩与文化体验,深化对运河历史与地域美学的理解,在艺术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
由谭鸿遐教授主持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运河千年 重彩新韵——大运河文化主题中国工笔重彩画作品创作”已完成了团队组建和方案制定的准备阶段,现已进入运河主题工笔重彩作品创作阶段。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中,师生们先后参观了“运河・城市”“城市・故事”“千帆・竞渡”等多个展厅,通过实物、图像与数字媒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师生们漫步在“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互动体验展厅里,仿佛穿越进隋唐宋、元明清时期两个阶段里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河段的“城市历史景观”,真实体会当时的历史场景和真实业态。
在考察过程中,师生特别关注了与中国画创作相关的图像资源与文献史料,尤其是在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大运河百米长卷剪纸、扬州画派、扬州八怪专题展中,通过对馆藏绘画作品与史料文献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到传统绘画在地域文化、民俗生活与文人表达中的艺术价值。此外,馆藏的漕运图卷、民间年画、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学生们创作主题作品参加竞赛项目提供了宝贵灵感。
本次采风活动是艺术学院“文化场域中的中国画创作实践”系列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院“专业 + 思政”育人模式的深度实践探索。活动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场感知力和学术转化力,为日后深入开展创作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