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欧洲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SPIE Fellow、香港理工大学视觉计算讲座教授陈长汶应邀来校,在临江楼D区报告厅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从当代视觉计算视角探索6G语义通信》的高水平学术报告。报告由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光杰教授主持,200余名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参加讲座。
在报告中,陈长汶系统阐述了6G语义通信的愿景与特征、现代视觉计算在语义提取与表征中的关键作用,以及6G视觉语义通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陈长汶首先回顾了语义通信概念的历史演进,指出自Shannon与Weaver提出通信三层问题以来,学界长期聚焦于技术层,而6G时代的到来使语义层问题重新成为核心。他表示,视觉计算的终极目标不仅是为人类实现“故事化”的视觉叙事,更是为机器智能提供结构化语义理解的基础框架。基于此,他提出了一种面向6G视觉语义通信的范式转变设计思路,并分享了若干前沿研究方向,包括:在物联网前端实现轻量化场景图生成算法、构建任务特定知识图谱及语义映射模型、设计基于Transformer的语义通信架构,以及建立语义通信评估体系与生成式AI赋能的可视化测试平台。他说,这些研究的系统推进将为6G语义通信奠定核心技术基础,促进视觉计算与通信工程的深度融合。
在讲座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就语义通信的可实现性、6G网络架构设计及AI视觉理解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陈长汶耐心细致地解答了提问,并鼓励青年学者勇于跨界思考,结合视觉计算、通信工程与人工智能,开辟未来学术与产业创新的新路径。
讲座最后,陈长汶勉励大家在6G与人工智能交汇的时代保持探索精神,勇于拥抱挑战。整场报告内容深刻、思想前沿、视野宏阔,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师生们纷纷表示,本次讲座不仅让他们深刻理解了6G语义通信的研究前景,也为未来科研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发。
陈长汶长期从事视觉计算、多媒体通信及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鹏城实验室副主任,以及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帝国创新教授等职。他在IEEE Trans. Multimedia和IEEE Trans. Circuits &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等国际顶级期刊担任主编,荣获包括洪堡学者奖、纽约州立大学校长卓越学术奖、UIUC杰出校友奖及2024年ACM SIGMM杰出技术成就奖等多项国际荣誉。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