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辅导员专家化,推动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进程,近日,教师教育学院在揽江楼601会议室举办辅导员工作室申报交流工作推进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霍晓音、全体辅导员,学校首批辅导员工作室入选团队负责人学工处副处长杜林(挂职)、大气物理学院王维维、自动化学院唐翠梅老师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对学院孵化项目做出全面指导。
唐翠梅就“驻心助行工作室”的成立与发展,分别阐述了驻心、助行的辅导员工作路线和实践路线。唐翠梅表示,辅导员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行多维提升,要善于总结教育工作方法。唐翠梅分享了她的“1234+N”工作法,紧密围绕一套六位一体工作体系、两个学生精准识别工作法、三个工作站平台建设、四个工作室建设队伍,关注每一位学生成长。
杜林就“木木姐网络思政工作室”的创新理念,分享了辅导员工作室队伍打造的重点过程。一是木木姐说系列:有料与有用并举,结合三思三观、解忧小店,凝练青年怎么干、热点怎么看、青言怎么办;二是微心语系列:有心与有情兼具,通过多个平台建设,辅导员工作室成员全员参与,打造精准化品牌;三是青年会客厅:内化与成长并进,通过朋辈引领、师长启迪,充分发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优势,实现辅导员队伍和学生队伍的双向奔赴。
王维维就“维生素”体教融合工作室立项过程、注意要点,分析了当前省级层面辅导员工作室申报的重难点,并结合我校辅导员工作室首批立项情况,针对教师教育学院有意向转化辅导员工作室的具体项目进行了针对性指导。王维维鼓励教师院辅导员老师们,要积极关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结合本人专长,形成具有专业特点的辅导员工作室。
最后,霍晓音表示,辅导员工作室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希望学院辅导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积极打造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教师院辅导员工作室。
本次交流工作会为辅导员搭建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教师教育学院将持续努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辅导员工作室,在学生工作实践性和工作室建设可持续性上做好文章。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