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2025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大气科学学术专场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启幕。活动现场,“南信大—吉加大学气候学院”揭牌,该校携手乌兹别克斯坦高校共建的“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土壤健康与气候智慧型农业联合实验室”启动建设。
一直以来,南信大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自布局成立“一带一路”气候学院战略启动以来,短短一年间,已在加纳、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及乌兹别克斯坦成功建成6所气候学院。南信大大气科学学院院长周波涛表示,气候学院主要致力于通过创新培养模式,培养涵盖大气科学、气候变化、人工智能、防灾减灾及信息工程等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气候学院依托‘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和‘亚太经社会/台风委员会培训中心’,面向共建国家及相关部门开展高水平国际培训,内容涵盖气候变化应对、可再生能源、卫星遥感导航、气象防灾减灾和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并提供相关学科的高水平师资培训。”周波涛介绍,气候学院同时开展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在内的学历教育及非学历学生联合培养,并积极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合作平台,联合申报国际项目,推动科研协作。此外,学院还组织国际会议及多种形式的校际交流合作。“截至目前,已招收该框架下来华留学生共计11位。由中外导师联合进行培养,学生一半时间在本土学习,一半时间来南信大学习。”
“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土壤健康与气候智慧型农业联合实验室”将围绕中乌典型区域灌溉农田土壤,特别是盐碱障碍农田,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减排增汇、土壤健康培育与气候变化应对,以及生态水文与农业气象研究,旨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提升区域粮食安全与气候韧性。各方将以此为基础,构建跨国界的知识与技术共享平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以赋能人才培养,携手驱动农业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创新实践。
http://njrb.njdaily.cn/njrb/h5/html5/2025-10/30/content_60_2344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