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2025年第3期全球视野与学术素养提升讲堂特别邀请到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孙艳做学术报告,与雷丁学院大气科学专业学子一同探索气象服务的无限可能。雷丁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周锦主持报告会。孙艳老师作为全国十大气象科普创客成员,深耕于气象科普领域,从事公众气象服务已有17余年,其主持作品获省部级奖项已达20余项,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气象传播运营策划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本次报告会,孙艳老师围绕“全媒体时代下气象公众服务运营策划及创作技巧”的主题,分享在全媒体时代下如何创新气象服务形式,展示大气科学专业在公众服务赛道上的新风采。报告会伊始,孙艳老师介绍了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并指出专业气象服务作为具有引领作用的前瞻性领域,不仅涵盖交通、能源、铁塔铁路、森林火险等传统服务范围,在全媒体时代还能为生态牧场、文物保护等特殊行业保驾护航,这样的新变化也极大激发了社会对气象人才的需求。在孙艳老师专攻的公众气象服务领域,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则更为多元,通过气象、大数据等不同学科的交叉协同,公众服务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升级并得到公众的认可,做到有料、有效、有趣、有温度。如何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春分逢甘霖,实践润新田。3月20日,正值春分节气与世界气象日双节交汇之际,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园在我校正式揭牌开园。该基地依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以“传承节气智慧,践行劳动报国”为宗旨,融合气象防灾科普、劳动实践教育及新农科创新研究功能,为青年学子打造沉浸式文化传承与科学探索平台。开园合影以天地为课堂,以农时为教材。开园首日,智慧农业专业本科生与应用气象学专业研究生化身“现代农人”,在基地江晓东老师的带领下,于智能温室和作物标本园内开展春耕实践。翻土、起垄、播种、施肥、浇灌,番茄、黄瓜、辣椒等秧苗在青年手中扎根,玉米种子承载着科研与文化的双重期待破土萌发。同学们结合《农业气象学》《作物栽培学》《气象灾害与评估》等课程知识,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调控温湿度,将传统农谚智慧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春耕实践:翻土栽种作物秧苗科技赋能农耕,传承焕发新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新农科建设《安吉宣言》发起高校和全国“涉农高校二十四节气传承创新联盟”发起单位,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科建设号召,主动适应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面向农业气象行业服务需求及智慧农业发展新态势,创新人才培养模
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5年3月19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涂兵院长一行五人赴南京市江宁开发区有关企业开展调研交流活动。南京杰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华、南京亨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晨宇等公司领导参加了交流。在企业负责人的带领下,涂兵一行首先参观了公司的生产车间、检测实验室、研发中心以及产品展示区,了解了公司的产品研发过程、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体系。随后,双方举行了交流座谈会。叶华、王晨宇等领导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业务范围、市场前景以及人才需求情况,表示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光电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希望能够与学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工作。涂兵院长从学院发展历程、学科专业设置、师资队伍、人才培养以及科研成果等方面介绍了学院概况,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进一步加强与光电类企业的合作,根据企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搭建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对企业的了解,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同时,也期待在科研项目合作、技术研发等方面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实现产学研协同发展。与会双方人员展开
为提升学生科创素养,推动学院学风建设,激发同学们对数学建模竞赛的兴趣,3月21日晚,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于文园社区红色驿站举办科创素养提升训练营第四期活动——数学建模比赛经验分享会。本次分享会特邀21级大数据专业王俊作为主讲嘉宾,为同学们分享数学建模竞赛的参赛经验、解题思路及备赛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赛事流程,提升数学建模能力。王俊从数学建模概念切入,结合自身参赛经验,向同学们介绍了不同的建模竞赛的难易程度、参赛时间、注意事项等。针对五一杯和国赛的赛题,王俊详细的讲解了数模赛题的特点,一般解题思路以及常见的编程算法。凭借个人的参赛经验和实例讲解的结合,王俊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展现了数模竞赛的一般流程,成功激起同学们对数学建模地好奇心,他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于数模竞赛团队分工的建议,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每一位队员的职能和学习方向。最后,王俊强调了竞赛论文撰写的重要性,重点讲解了一些论文撰写的注意事项,分享了一些写作工具。王俊同学在做经验分享此次数学建模分享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与优秀学长交流学习的平台,还让大家对数学建模竞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经验分享与实战解析,活动
2025年3月17日晚,由长望科协主办的“数模探秘之旅:挑战思维,玩转数模”社团活动如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同学们了解数模大赛、积极报名后期的数模竞赛并取得优良的成绩。此次活动邀请了赵新楠、刘劲良、江振东三位学长分享大赛经验、解题技巧、编程语言等。长望学院数模社团社长赵新楠详细地介绍了参赛流程,强调了“相互交叉,有所侧重”的团队分工,并分享了国赛时间安排和自己团队的时间分配。同时,赵学长还用表格清晰地展示了各类题的特点,并以建模手的视角就熟悉的A题特点展开介绍。通过分享,同学们对做好A题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刘劲良分享了Python软件相关的经验。他就编程手的角色定位,强调了软件和论文的学习能力,推荐了Python和MATLAB两个解决物理类题目的软件,并进一步介绍了R语言和SPSS的学习心得;在实际编程方面,强调了模块化编程的重要性,建议善于利用网站、前人的经验和AI,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改进。刘学长还分享了暑期集训的体验,鼓励同学们在数学建模的学习过程中要“不怕失败”,在不断的失败尝试后汲取经验方可收获成功。江振东分享了自己对于论文写作的见解。他提到论文写作的核心是
3月19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2025年度青马工程第一次培训在揽江楼N204成功举办,此次培训主题为“百年前‘新青年’与百年后‘Z世代’:跨越时空的信仰对话”,学院团委书记杜林担任主讲。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2025年度青马工程学员聆听了此次培训。培训现场正值2025全国两会闭幕之际,观时局、迎变局、开新局是我辈青年所肩负的光荣使命。杜林老师以影片《觉醒年代》为引,介绍百年前进步青年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的光荣事迹与雄伟誓言激发学员们的爱国热情,带领学员们思考我辈青年的时代使命。在第二部分“历史何其伟大:黑暗中的炬火与破晓”中,杜老师通过两段视频带领学员们一起回顾了百年前的峥嵘岁月,进一步深刻理解了五四运动爆发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代背景、历史意义。讲述中,她结合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艰苦环境引导学员们追忆前辈英勇奋斗历史,鼓励其向先辈们学习,从《共产党宣言》的真理之甘中汲取力量,在百年变局的浪潮里勇立潮头。最后,杜老师引导全体青年思考“青年何其有为: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国”这一时代使命问题,引导学员们勇担时代使命、永葆忧患意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提升个人竞争力,能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3月19日,电信院第四十期北斗讲坛在学科一号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此次讲座邀请电信院副院长牛杰教授作为主讲人,讲座主题为“DeepSeek大模型原理及融合应用”。电信院24级100余名同学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辅导员胡志红主持。讲座围绕DeepSeek模型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其落地应用等方面展开。首先,牛杰详细介绍了大模型的发展历程并着重讲解了生成模型与推理模型的区别,他介绍了DeepSeek是如何应用生成与推理这两大模型进行技术革命,以开源方案破解行业难点并重塑行业格局;最后,他结合日常生活经历,介绍了怎样更好地将AI应用到学习中,为在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思路。讲座过程中,牛杰用生动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将复杂的理论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在场学生,以DeepSeek私有化部署为例具体介绍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参加此次讲座后,同学们表示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AI模型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DeepSeek的技术突破,也对今后如何有效地使用AI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本次讲座结
为进一步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培养一批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急管理学院于2025年3月19日下午在学科二号楼N201-203报告厅开展了以“挺膺担当,奋楫启航”为主题的青马工程培训班开班仪式暨第一次培训。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海波主讲,学院分团委指导老师李潇潇主持,学院全体青马班学员参加培训。首先,李潇潇简要介绍了“青马工程”在指导青年成长、助力青年发展、培育青年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她鼓励青年既要仰望星空,树立远大目标,又要脚踏实地,奋楫起航,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着,学员代表张弛发言,他代表学生承诺,将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努力成长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随后,徐海波围绕“当代大学生活和职业规划”开展培训授课。他以自身经历为例,深入分析了“什么是大学”以及“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三个维度”。他寄语青马学员们:要充分利用大学资源去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用“自信、专注、责任、豁达”四个关键词去审视问题,打破原有条件反射,形成新的健康观念,对自己
为了帮助本科生更好地了解推免政策,做好学业规划,化学与材料学院于3月19日晚在逸夫楼S204会议室举办“保研领航,经验传扬”主题座谈会。本次活动邀请了保送至上海科技大学的崔丁宇,保送至复旦大学的夏靖杰,保送至西北工业大学的张恒嘉三位保研的优秀学子进行经验分享,吸引了许多同学参与。座谈会分为经验分享和互动交流两个环节。崔丁宇首先讲解了保研的基本流程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张恒嘉结合本校保研政策,通过自身发表SCI论文的经历,建议低年级同学尽早进入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提高个人竞争力;夏靖杰围绕学习规划,分享了自己的四年学习经验,并通过流程图解方式系统梳理了从夏令营申请到九推录取的全流程,并建议大家大学期间勇敢走出舒适圈,鼓励大家主动参与学科竞赛,积累实践经验,丰富大学生活。在随后的互动交流中,现场气氛愈发活跃。同学们积极提出进入大学生活所遇到的问题,三位学长为大家耐心地解答,结合自身经历提出针对性建议。解惑之余,学长学姐还分享了学习生活趣事,鼓舞大家努力学习。本次交流会圆满结束,参会同学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对保研各阶段有了清晰认知,更增强了科研探索与自我提升的信心。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主
为扎实推进考研工作进程,帮助学院学生合理制定与调整生涯规划,提振考研信心,3月19日下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明德楼N115教室组织召开2022级本科生考研动员大会。院党委书记屈家安、院长廖宏、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许敏、2022级辅导员马俊辉及全体2022级本科生参会,会议由许敏主持。会议伊始,屈家安在考研动员讲话中指出,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对提升个人专业能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具有双重意义。他期待同学们在2026年的考研中取得理想成绩,并为大家针对性提出五点备考建议:一要建立清晰目标导向;二要系统掌握招考资讯;三要科学评估院校学科实力;四要构建个性化复习体系;五要培养持续学习惯性。随后,廖宏向同学们系统地介绍了学院学科建设情况。通过数据呈现学院在科研平台、人才梯队、学术产出及创新实践等方面的核心优势。她建议同学们在院校选择时,建要做好充足调研,充分了解报考院校和导师,立学科实力-导师团队-地域发展三维评估模型,提高择校精准度。接着,许敏基于学院近五年的升学就业数据,构建升学深造率-名企就业率-科创获奖数三维评价体系,为同学们作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报告。她通过优秀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