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是东亚地区夏季特有的天气现象。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一般以6月中旬至7月上旬持续的阴雨天气为主要特征,对农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广泛影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会军院士团队对梅雨如何响应气候变化展开研究,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异常的梅雨天气近年来引发了严重的气象灾害。那么,梅雨对全球变暖到底有怎样的响应,原因是什么?未来随着全球变暖加剧,梅雨又会如何变化?
该研究发现,过去60年里,长江中下游流域梅雨期间的无雨日数、降水事件强度、极端降水事件的频次和强度都呈增加趋势,其中降水事件强度增加趋势最为明显。这表明,随着全球变暖,梅雨期间的天气变得更加不稳定和极端。梅雨期间无雨日数的增加趋势与地表相对湿度的减少有关。梅雨期间降水事件强度、极端降水事件频次和强度的增加趋势与热力和动力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
研究人员还预估了梅雨在全球增暖2℃情景下可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流域梅雨期间的无雨日数、降水事件强度、极端降水事件的频次和强度都将增加,其中降水事件强度增加最为明显,将给未来的气候风险管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不过,该研究也提到,由于目前模式对梅雨变化的模拟能力普遍较差,预估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nsr/nwad246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3/10/376518.shtm 20231009 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