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6日上午,“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会在我校举行。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基础研究处副处长明媚、江苏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产业处副处长储宪国以及验收专家组一行9人对我校“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我校党委书记、校长李廉水,校长助理、科技处处长张建伟、科技处副处长行鸿彦出席了验收会,会议由教育部明媚副处长主持。
李廉水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教育部领导、教育厅领导和各位专家莅临我校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气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着重介绍了我校在气象灾害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三方共建为我校气象学科发展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建立了学院、实验室、研究院“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广揽海内外高层次科研人才;加大经费投入,更新设备。李廉水校长表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切实发挥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和育人平台作用,努力使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明媚副处长首先介绍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概况,并指出,目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在实现从“数量”到“内涵”的转变,即在控制实验室数量的条件下,努力提高现有实验室的发展水平。同时,在功能定位上,正在引导重点实验室逐步从注重科研向科研与人才培养并重转变,以充分利用高校的优势资源,适应社会需求,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接着她就本年度实验室验收要求、程序、内容以及验收专家组成作了说明。验收专家组由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石广玉院士、清华大学罗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戴永久教授、中国科技大学任保华教授、解放军理工大学钟中教授、南京大学王元教授、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陆日宇研究员7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石广玉院士任验收组组长。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闵锦忠教授关于实验室立项建设以来的总体定位与研究方向、建设期内的主要工作进展、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代表性成果和今后工作设想等的工作汇报,并进行了相关质询,闵锦忠主任进行了现场答辩。按照验收议程,专家组还与实验室团队带头人和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并实地考察了实验室办公环境、科研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情况、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情况,检查了近三年的科技成果等相关支撑材料。
经过认真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设施先进,组织管理体系完善,研究方向明确,特色鲜明,主持和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获得了一系列突出的创新性成果,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良好学术氛围的学术团队,建成了气象灾害研究较完备的科研平台,圆满完成了建设计划任务书的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一致同意该实验室通过验收。
验收通过后,专家们还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明媚副处长表示对“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充满信心,并指出了实验室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储宪国副处长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和学校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并表示将进一步支持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我校领导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是学校的一件大事,是我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优秀典范,学校将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促进实验室快速发展。他希望在教育部、教育厅各级领导和验收专家的指导下,实验室能够进一步凝炼研究方向和优化科研队伍,围绕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取得更大成绩。闵锦忠教授代表实验室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和继续努力冲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决心。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基础研究处副处长明媚讲话

江苏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产业处储宪国副处长讲话

校党委书记、校长李廉水讲话

合影